第24章
“你知晓今日这些文官准备做什么吗?”
“他们准备逼迫咱,让咱结束胡惟庸案,昨日有很多文官都集结在一起。”
“为的就是商议这件事情。”
朱元璋和朱标不同,他是不在乎什么人心惶惶的,在他看来。
只要他在,朝廷就乱不了。
大不了一切从新开始,反正这天下愿意当官的人太多了。
“父亲,这都是因为胡惟庸案牵连太广了,这些官员害怕了。”
“在说今日早朝,这些文官也没有提及胡惟庸案。”
这件事情朱标也是知晓的,不过朱标没有告诉朱元璋。
可没有想到朱元璋也知道。
其实在朱标看来,这都是因为胡惟庸案牵连太广了。
一个胡惟庸案,一年多了还没有结束,每过一段时间就有官员被牵连。
那个官员不害怕。
以前胡惟庸是丞相,门生故吏太多了,这要是牵连下去。
朝堂大部分官员都会被牵连到的。
朱标劝说过朱元璋很多次,可是朱元璋根本就不听。
他也不知道朱元璋心里是什么想法了。
“哼,他们今日早朝没有提及胡惟庸案,那是因为李善长阻止了。”
“在胡惟庸被斩杀之后,这李善长就成为了文官之首。”
“他的话可比咱管用的多。”
朱元璋闻言,冷哼了一声,脸色冰冷的说道。
本来他准备今日好好惩罚一下这些文官,可一切都被李善长破坏了。
尤其是这些文官纷纷听从李善长的劝说,这让他觉得李善长以后说不定又是一个胡惟庸。
可他也知晓,目前朝堂离不开李善长。
刚刚死了一个胡惟庸,在死一个李善长,朝廷的政务会乱的。
他不担心朝廷的官员会乱,他担心的事朝廷的政务会乱。
官员乱了,大不了杀一批,换一批。
可要是政务乱来,那么苦的就是老百姓了。
“父亲,李善长是害怕了。”
“本来胡惟庸案就让李善长担忧怕牵连到自身。”
“结果昨日朱永明有说了文官集团压制皇权的事情。”
“这不是让李善长更加担忧自身吗?”
“儿臣让父亲留下李善长,就是准备让父亲安李善长的心。”
“儿臣担心,李善长会辞官。”
朱标听见朱元璋的话后,苦笑了一声。
他知晓父亲已经生气了,对李善长不满了,这都是因为李善长在朝堂的威望太高。
当然更加主要的事昨日朱永明的那些话,让父亲开始忌惮文官集团了。
朱标猜测的不错。
朱元璋就是开始忌惮文官集团了。
当然他不是觉得自己压不住文官,而是觉得自己的后世子孙压不住文官。
所以才想早早的成立内阁和军机处。
朱元璋是一个布衣皇帝,他的想法和历史中很多皇帝不一样。
他很看重家人,更加看重自己的后代。
他总是想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个稳定,强盛的大明。
洪武末期,朱元璋大肆屠杀有功之臣,为的就是让朱允炆坐稳皇位。
他原本以为能威胁到皇权的人,能压制皇帝的是那些有功之人。
可现在他才知晓,文臣一样可以威胁到皇权,压制皇权。
“李善长想辞官,咱也想到了。”
“不过咱是不会让他辞官的,他以为辞官就可以解决任何事情了吗?”
“他想到太简单了。”
“如果他不能给咱创立一个让咱满意的朝廷制度,咱就杀了他。”
朱元璋对官员的狠,历朝历代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