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抬手整理帽檐。
袖口滑落的瞬间,一道新月形的疤痕在腕部一闪而过,犹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道神秘流星。
“暂停!
把画面锐化!”
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那道疤痕,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深处的一扇门,让我想起三个月前结案的那起地下钱庄案,当时有个财务主管的右手腕,也有着同样形状的疤痕。
我在心里暗自思忖,这道疤痕太过独特,不可能只是巧合。
或许这个有疤痕的人,与程昱的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凶手既然能如此巧妙地入侵安防系统,说明其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
程昱身处科技行业,公司内部人员对各类技术手段更为熟悉,从这一点来看,凶手很可能就来自他的公司。
我决定先从程昱公司的员工入手,排查那些近期行为异常或与程昱有利益冲突的人。
同时,让技术人员深入分析蠕虫病毒的代码特征,试图找出编写者的技术风格与习惯,看能否与公司内的技术人员匹配。
“更诡异的还在后面。”
小陈咽了咽口水,神色愈发凝重,他再次操作平板电脑,点开死者电脑的云盘日志,“林队,你看,最新上传的加密文件夹创建时间显示为凌晨三点零二分,可别忘了,死者的死亡时间是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也就是说,在死者死亡一小时后,有人用他的生物信息登录了系统。
这怎么可能?
难道死人还能自己操作电脑传文件?”
这一发现让我瞬间警觉起来。
有人在程昱死后用他的生物信息登录,这意味着凶手对程昱的身体特征极为熟悉,甚至可能提前做了手脚。
结合之前死者虹膜晶状体存在 0.3 毫米灼痕,我大胆推测,凶手很可能利用了某种高科技手段伪造了程昱的生物特征,比如通过隐形眼镜来模拟虹膜信息。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必然对程昱的日常习惯和生理特征了如指掌,说不定就是他身边亲近之人,或者是在工作中与他有密切接触的人。
我让法医进一步检查程昱的眼部组织,看是否有其他与隐形眼镜使用相关的细微痕迹,同时调查市面上能实现这种高科技隐形眼镜功能的产品来源,以及近期购买或咨询此类产品的人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