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带艺拜师,即使离开了吉庆班也不愁糊口。
师父让我以后跟着刘叔。
“您不能走啊!
我如何跟大帅交代?”
刘叔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焦急。
“刘叔,谢你多年庇佑,这是我的命,我该去,而且……他在晋城等我。”
师父说完这话便驾车离去,向北,向晋城。
直到师父在堂会上枪杀日军少将的消息传来,我才知道,师父是去报仇的,为了许敬。
但是刘叔说,不只是为了许敬。
十年前,奉城段督军以铁血手腕保护一方平安。
当时日军进驻东三省,遭遇了以段督军为首的强烈抵抗。
双方互有伤亡,但日军在东三省却是寸步难行。
段督军的威名远扬,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日军屡次进攻都被击退。
然而,日军不甘心失败,买通奸细,暗杀段督军得手。
群龙无首之下,东三省日渐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战火蔓延。
那时的师父才十四岁,段督军身故,一个少年如何撑得起段家?
师父自幼聪慧,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也感到无力回天。
最后,是与段督军交好的许大帅出面,收编段家军,并承诺有许家一天便能护住段家一日。
许大帅的义举让段家得以保全,但师父心中明白,段家的辉煌已随着父亲的离世而烟消云散。
后来,师父带着父亲留下的仆人刘叔,出走督军府,拜师梨园。
师父虽然生在军阀世家,但从小就喜欢京剧,大概是受母亲影响。
他母亲本是奉城有名的花旦,被段督军看上娶做三姨太。
虽说是三姨太,但段府只有她一位夫人。
三姨太生下师父后一病不起,没多久撒手人寰。
自此,段督军再未纳娶新人,独自一人将师父抚养长大。
段督军身故后,刘叔操办丧事,将段督军与三姨太合葬。
师父在梨园学艺,出师后组建了吉庆班。
那时的东三省战况激烈,战火之下,师父不得已在三年前带着吉庆班来到晋城。
晋城虽远离前线,但师父心中始终挂念着故土,挂念着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
没想到许大帅战死奉城,许敬临危受命接替父职。
但许家的根本在晋城,许敬不得已回到晋城养精蓄锐,以图再战。
刘叔说,师父和许敬心里都有对方,只不过国仇家恨之下,那层窗户纸被保护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