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多福周应书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后,我要逃出重男轻女的牢笼张多福周应书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美峰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哥点头跟着附和,“妹妹你放心,等你出嫁时,大哥肯定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大嫂附和,笑容亲切,点头如捣蒜。“你娘说的在理儿,娘家的产业交给你哥嫂是对着嘞,没有闺女带着娘家产业出嫁的道理。”爹吧嗒一口烟,算是一锤定音。“不管我赚多少钱,在你们眼里,我这个闺女终究是外人。”我想笑来着,但也只扯了下嘴角,“当初说好的,我解决了大哥的亲事,换我的自由身。把摊子给哥嫂可以,但我有要求,我要把自己的户口带走。”对于爹娘的态度,我没有多少意外,所以也谈不上伤心。但我的亲事,决不能再让他们插手。户口握在自己手中,不管他们冒出什么想法,也没办法强行绑定。爹娘没想到我会这么决绝,震惊的无以复加,好像不认识我似的。你啥意思,爹娘还能害你咋的,说出这话...
大哥点头跟着附和,“妹妹你放心,等你出嫁时,大哥肯定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
大嫂附和,笑容亲切,点头如捣蒜。
“你娘说的在理儿,娘家的产业交给你哥嫂是对着嘞,没有闺女带着娘家产业出嫁的道理。”
爹吧嗒一口烟,算是一锤定音。
“不管我赚多少钱,在你们眼里,我这个闺女终究是外人。”
我想笑来着,但也只扯了下嘴角,“当初说好的,我解决了大哥的亲事,换我的自由身。
把摊子给哥嫂可以,但我有要求,我要把自己的户口带走。”
对于爹娘的态度,我没有多少意外,所以也谈不上伤心。
但我的亲事,决不能再让他们插手。
户口握在自己手中,不管他们冒出什么想法,也没办法强行绑定。
爹娘没想到我会这么决绝,震惊的无以复加,好像不认识我似的。
你啥意思,爹娘还能害你咋的,说出这话,忒让人寒心了。
“自古闺女向外。”
爹吐出一口烟,幽幽的补充一句。
我淡然的看着她们,眼里只有讽刺。
明明家里的钱是我赚来的,他们理所当然的据为己有,还反过来责怪她不懂事。
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我质问或者解释几句,就可以改变的。
“辛苦我认了,钱也赚了,大哥坐享其成,你们心愿你了了,我也算报答了养育之恩。
今后,我要为自己做主。”
“你这孩子,咋这么犟,我们供你吃喝,让你上学,对你不好吗?”
娘接受不了我的凉薄,红着眼睛质问我。
“你们也养了大哥,为了他你们可以拼尽一切,还要搭上我。
若是反过来,爹娘愿意吗?”
我的质问,换来几人的沉默和心虚。
“从始至终,你们心里只有大哥,你们明白,我也清楚。”
所以,就不要装出一副关心我,心疼我的模样出来。
前辈子她妥协了,算是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现在只想远离。
爹猛吸了几口烟,咳嗽一阵,冲着娘摆摆手,“把她那页户口撕下来,给她。”
听着爹的决断,我们父女四目相对,好像都明白各自的想法,但也都没有说话。
娘红着眼睛把户口本递到我眼前,我接过来,翻到我那一页直接撕下来,和身份证一起装到自己兜里,才彻底心安。
“扁食摊子以后就交给大哥大嫂,我要
定招两个小工帮忙。
周应书自从开始学汽修,天天忙得很,学徒工不但没有工资还要勤快的伺候师傅。
所以,他大多时候都是住在修理厂。
我每个月给他二百块钱,让他处理人情世故,也算变相的弥补上辈子的亏欠。
而我,也换了住处,直接租住在大厂家属区,方便出摊。
短短半年,我凭着这个饺子摊,硬生生盈利了五千块钱。
手中有钱,心里才踏实。
等国庆假期,我准备邀请周应书一起出去玩,去南方的大城市见见世面。
就在我忙得热火朝天时,梁鹏火急火燎的找过来,一脸焦急的告诉我,周应书出事了,人被送到了医院。
等我火急火燎的赶过去,就得到一个晴天霹雳。
9周应书得了血液传染病,修车时突然晕倒,大夫拿着检验单子直摇头。
梁鹏白着脸告诉我,前几天周应书就不舒服,时不时地发烧,上吐下泻的,他一直认为自己吃坏了肚子,没想到会是这么严重的后果。
之后,大夫直接把我叫到走廊,说患者感染后没有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耽误了病情,一旦复发,就很难存活。
听到这个消息,我整个脑子都是懵的。
我以为,这辈子会和周应书走到一起,过平淡的生活,没想到老天又给她开了个玩笑。
“好好的,他怎么会得传染病?”
“我询问过了,患者半年前卖过两次血,应该是那个时候感染的。”
大夫惋惜一声,摇着头离开了。
周应书卖血?
自从我的摊子支起来,每个月雷打不动的给他两百块钱,怎么可能不够花?
这个时候的三级钳工,所有福利加起来也没超过一百五十块,七级钳工勉强二百块。
震惊过后,我往村支书家打电话,通知让周大娘两口子尽快来医院。
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两辈子,他都躲不过这个命。
问过梁鹏才知道,周应书把我给的两百块钱都寄到家里了,而他自己省吃俭用,又不好意思再张口给我要钱,最后没办法,偷偷卖了两次血。
我:“……”回到病房,看着脸色苍白虚弱的周应书,我心里只有复杂。
“柳絮,对不起。”
“你没有对不起我,但你糟蹋了自己的身体。”
两天后,周家父母赶过来,了解情况后,嚎啕大哭。
周大娘抱着儿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说自己不该给儿子哭诉,不该要他从牙缝里省的的钱。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三天后,周应书各种器官衰竭,死在病床上。
我陪着他父母办了手续,送他最后一程,又回家看了眼爹娘,分别将近一年,再见面都感觉到了陌生,甚至不知该说什么好?
爹猛吸几口旱烟,呛得直咳嗽。
娘一味地红着眼盯着我,哆嗦着嘴。
之后,我返回省城,一心一意的经营我的饺子摊。
九三年,我的饺子摊变成了饺子馆。
而我仍旧只有孤身一人。
闲暇时刻,我总忍不住想,人的命运到底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老天注定?
这个疑问一直藏在心中。
直到有一天,我的饺子馆进来一个人,是个刚转业的退伍军人,叫李程。
他尝了我的饺子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渐渐地,我们熟悉了,吃饭之余,时不时地谈上几句。
他是个开朗的性格,笑起来整张脸上都是阳光,很能感染人。
慢慢的,我们成了朋友。
半年后,李程向我表白,我吃惊之余,也没隐瞒我的情况。
其实对于另一半,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求一颗诚心相待的心。
李程私下里早就打探了我的底细,他心疼我的过往,佩服我的勇气,要做我以后的靠山。
我们成了恋人,之后结婚,一年后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饺子馆也开了分店。
日子过的平淡富足,我很知足。
嫁入马家,就只能入老马家的祖坟。”
我瞪大眼睛,内心愤怒,但也没有太意外,我这个大哥一向都是自私的。
其实我根本不在意入不入祖坟,即便做一只孤魂野鬼我也不愿意跟马家再有任何牵扯。
但,这年头,讲究娘亲舅大,大哥坚持,把我最后的一点执念打散了。
强撑的一口气散了,我不怎么甘愿的闭上了眼……坐在河坡上,看着熟悉田地,小河,我一直想不通,明明死了,没想到一睁眼,又回到了出嫁前,曾经的种种就跟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今天上午,爹娘托人给大哥张罗的对象又黄了,家里气氛低迷,压抑的人透不过气来。
2太阳的温热照到头顶,我能光明正大的坐在太阳下,证明我是真的又活了一次。
那她是不是就可以换一条路走了?
“柳絮,听说你哥的相亲对象又黄了?”
听到这个只有在梦里出现的声音,我猛地回头,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人,眼睛发涩。
周应书,一米七七的个头,高中毕业,是个很干净的小伙子。
我的初恋,也是我最对不起的人。
“嗯,你怎么知道?”
“我路过时听堂婶子说的。”
周应书又走近几步,拧着眉头,“我还听到有人提议让你家换亲,你是怎么想的?”
换亲,就是两个家庭互换女儿作为对方的儿媳妇。
听到这话,我心里咯噔一声,这么快吗?
想到爹娘和大哥一脸苦楚的脸……这事早晚都得面对。
“我不同意。”
老天爷让她活,肯定也不会让她走从前的老路吧!
听着我毫不犹豫的拒绝,周应书眼睛都亮了,疾步走到我眼前,伸出手想搭我的肩膀,又不好意思的放下了。
“你准备怎么做,我帮你?”
看着他赤诚的眼眸,明亮的眸子,我抿着嘴点头,其实心里也没底,但这次总要争一争的……果然,刚推开家门,就迎来三双渴望的眼眸。
“闺女,爹有件事跟你商量?”
我一愣,看着爹那张皱巴巴的脸下隐藏着一丝不自然。
“是关于换亲的事?”
回来的路上,我没有错过村民怜悯的眼神。
爹咳嗽一声,连连摆手。
“不是换亲,是你隔壁婶子说马家村村长,要给儿子说亲,人家条件好,日子富裕,我已经托你婶子去打听了。”
“你爹说的没错,只要男方家
去大城市去打工,见见世面。”
原本等春暖花开再离开,没想到他们竟然等不及。
8正月的天气,还很冷,特别是晚上,刺骨的寒意钻进脖子,让人打寒颤。
因为我突然的强硬,堂屋的灯很久才灭。
第二天,我依旧是早早的起来,站好最后一班岗,把调馅的技巧教给大嫂。
娘在一旁帮忙,眼里布满红血丝,看着好像是一夜没睡的样子。
听着我轻声叙述,她眼神复杂的看着我,几次欲言又止,我没有看她,最终她也没有开口。
私下里,我找到周应书,告诉他我准备出门打工的事情。
“你和我一起去省会大城市吧,我刚好要跟同学一起学汽修,出师后我准备自己单干当老板。”
我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便直接答应了周应书的提议。
正月二十五,我背上行李,带着两千块钱,也是我全部的家底,跟爹娘打声招呼,就跟周应书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九一年的省城,没有我想象中繁华,猛地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心里只有好奇和探知欲,倒是没有什么恐慌。
也或许是有周应书跟着的关系。
周应书的老同学梁鹏来车站接我们,还给我们找了住处,是一片棚户区,也是我们第一站的落脚处。
安顿好之后,周应书就跟着梁鹏一起去汽修厂当学徒了。
我则是留下来熟悉周围的环境,查看周围菜市场以及小吃。
对于初中文化的我来说,想要站稳脚跟,还得重操旧业,再支个摊子。
转了半个月,我选中了距离大厂区的菜市场口,不用租金,但得交管理费。
扁食摊子重新支了起来,不过这里人都把扁食叫饺子。
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摊子,干劲十足,单是饺子的种类就弄了四种,韭菜鸡蛋,韭菜猪肉,芹菜猪肉,羊肉大葱。
这里的价格也比老家贵,素的一块五,猪肉馅两块,羊肉三块,一盘二十个。
我特意调整了肉菜的比例,保证皮薄馅大,味道好,一开张,就有人来尝试。
大厂的工人工资待遇好,只要味道好,馅料实在,只靠工友口口相传即可。
我对自己几十年练就的手艺,十分有信心。
每到厂子下班,我的摊位前,就围满了人,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有些人等不及,直接买生的回家自己煮。
看着赚来的钱,我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