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寻着那个可能存在的“异常”。
时间仿佛凝固了。
然后,我看到了。
几片破碎的、带着金属光泽的黑色碎片,嵌在土壤颗粒之间。
在高倍放大下,我能清晰地看到那细微的翅脉结构。
是昆虫的残骸。
不是常见的土壤昆虫,它的形态…极其特殊。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
大脑飞速运转,检索着我那庞大的昆虫学数据库。
这种翅脉,这种体型…对了!
瘿蜂亚科!
更具体一点,可能是Alloxysta属的一种卵寄生蜂!
“找到了!”
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赵思睿立刻凑了过来,“找到什么了?
是证据吗?”
我示意他看显微镜,同时快速地解释:“卵寄生蜂,Alloxysta属。
极其罕见,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穴居蜘蛛的卵囊。
这种蜘蛛,喜欢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
我一边说,一边在大脑中构建着那个可能的犯罪场景。
“蜘蛛?
寄生蜂?
这和密室杀人…”赵思睿的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
“关系重大。”
我打断他,思路越来越清晰,“凶手,一个能提前进入书房的人。
他将携带寄生蜂卵囊的蜘蛛藏在书房某处,比如这盆兰花的土壤深处。
在预定时间,寄生蜂孵化。
他利用蜘蛛的习性(比如趋暗),或者寄生蜂的习性(比如趋光),让它们携带微量、高效、难以检测的神经毒素,接近正在休息的死者。
毒素释放,引发心脏骤停的假象。
任务完成,蜘蛛爬回,寄生蜂死亡,留下几乎看不见的残骸。
完美的密室,完美的‘自然死亡’。”
我说完,看着赵思睿那张因震惊而呆滞的脸,补充了最关键的一点:“这种寄生蜂,地理分布极其狭窄,只在南方几个省份的山区有记录。
去查查,案发前后,谁去过那些地方,谁有能力接触到这种生物,谁又有动机和机会。”
接下来的进展,几乎完全印证了我的推断。
警方的调查指向了死者的侄子周立明,他不仅有作案动机(挪用公款即将败露),有生物化学背景,更重要的是,案发前一个月,他“恰好”去过那种寄生蜂分布区域的南方山区进行“地质考察”。
铁证面前(虽然是间接证据链),周立明最终崩溃认罪。
悬案告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