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不惑杨云帆的武侠仙侠小说《结局+番外剑荡燕云周不惑杨云帆》,由网络作家“洋洋哥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尔等何人,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陈子善一脸铁青,被汗水浸湿的双手紧握了下手中的剑柄。“哼哼,要你们命的人”。那霍当家便不多答,挥刀暴起,一套“烈焰斩”刀法配合着“爆杀”刀法向杨云帆杀气,凌厉的刀风嗖嗖的直冲他的面门。只见杨云帆一个“扬沙决”,双手平张身体腾空而起,硬生生躲开了霍当家这一重击;霍当家见一击不中,心中又是惊异又是恼怒,便使出了杀招“旋风斩”。只见他人刀合一,反手用力,刀随人动,人随刀起,转动起来,直直的向杨云帆冲去。这“旋风斩”是霍当家的成名绝技,施展起来,很少有人能抵挡。一旁的萧统领也好整以暇的抱起胳膊,欣赏这一杀招。“是旋风斩,师弟小心”。旁边的陈子善看的胆战心惊,他虽知道这个小师弟武功高强,但他也不知道到底能不...
“哼哼,要你们命的人”。那霍当家便不多答,挥刀暴起,一套“烈焰斩”刀法配合着“爆杀”刀法向杨云帆杀气,凌厉的刀风嗖嗖的直冲他的面门。
只见杨云帆一个“扬沙决”,双手平张身体腾空而起,硬生生躲开了霍当家这一重击;
霍当家见一击不中,心中又是惊异又是恼怒,便使出了杀招“旋风斩”。只见他人刀合一,反手用力,刀随人动,人随刀起,转动起来,直直的向杨云帆冲去。这“旋风斩”是霍当家的成名绝技,施展起来,很少有人能抵挡。一旁的萧统领也好整以暇的抱起胳膊,欣赏这一杀招。
“是旋风斩,师弟小心”。旁边的陈子善看的胆战心惊,他虽知道这个小师弟武功高强,但他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敌得过对面这个人。
但这个霍当家这一招“旋风斩”委实厉害,要是换做自己,是万万不可能在此招下活命的。
他上前一步打算推开杨云帆,但霍当家施展极快,眼看已经来不及。那霍当家见杨云帆并未躲闪,心下一喜,嘴角漏出一丝冷笑。因为他这招“旋风斩”霸道无比,别说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就是江湖上成名的宿老,也没有几个能硬吃他这一刀。他心里已经盘算在击败杨云帆之后,如何对付旁边这一男一女两个人了。
“杨公子不可硬接此招”。在一旁的冯堂主似乎感受到了这一刀的威力,生怕杨云帆年少轻狂好勇逞强,硬接这一招。
只见杨云帆似乎充耳未闻,他抽出佩剑,缓缓迎向霍当家......“…呯...呯...呯…”几声兵器碰撞的爆裂之声在两人之间发出,身旁的桌子也被二人强劲的内力震的四分五裂,飞扬的木屑与尘土满天飞舞。
烟尘飘散,场中杨云帆还是静静的站在中间,一把长剑笔直的指向前方,眼睛冰冷的望着对面的霍当家;
而另一边的霍当家则连退好几步,紧握刀柄的手在微微颤抖着,嘴角渗出一缕血迹,两眼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杨云帆。
“这…这不可能…”霍当家不自觉的退了几步,如见鬼魅般的惊呼道。
杨云帆不作答,依旧持剑冷冷的看着霍当家;眼神中不喜不悲,平静异常;
在场的人皆是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此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深厚的内力。
旁边的萧统领瞳孔收缩了下,不敢再轻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提起狼牙棒向杨云帆走去。
“好小子,不愧是“杨无敌”的后人,果然没辱没你祖父的名声,但是我萧某人也不是吃素的,且让某来试试你的斤两”。
说完萧统领便抡起狼牙棒舞的密不透风,向杨云帆冲去。
旁边的冯堂主和夏青,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皆是眉头一皱;
很显然,两人皆已猜到这萧统领为何人,手持狼牙棒,姓萧而且武功还如此了得,只能是辽军先锋大将萧奕的弟弟——人称“血佛陀”的萧陀。
萧陀此人天生神力,一柄狼牙棒重达六十斤,他竟然可以舞的虎虎生风,水泼不进,在辽国也是出了名的勇士,看来这次辽国为了截杀杨云帆是下了大本钱的。
场中杨云帆见对方来势汹汹,杀气四溢,知道对方不但武功极高,而且招式也没有武林人中的那么花哨,每一招都是杀招,一看就是在战场上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杨云帆心念至此,也不敢硬接,赶紧祭起了昆仑派绝学--风祭,配合着扬沙决,身形如狡兔般晃动,硬是避开了萧统领的致命一击。
然后再用一招沾衣十八贴迅速弹起身躯,一套五雷剑法配合着天雷剑法,招式如波浪般一波接着一波向萧统领袭去。
那萧统领也不敢大意,在硬接了几招后,感觉如遭电击般疼痛,斗篷也被震飞。在这电光火石间,那萧统领也是反应的够快,他魁梧的身躯一个鹞子翻身,躲开了五雷剑法的攻击范围,感觉全身的压力骤然减轻,但是浑身上下已有多处伤口。
“那周鼻子老道真是舍得下血本,竟然把五雷剑法也传述了给你......”,萧统领恨恨的说道。
“萧某今日大意了,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本领,哼,下次见面,我必取你性命......”说完他向霍当家使了个眼色,纵身向店外飞去。
“不可放过契丹狗......”一旁的冯堂主见萧统领要逃走,急忙挥剑追去,杨云帆闻言也持剑追去。
只见萧统领回头冷哼一声,伸手在怀里掏出几个弹丸,扔向众人,突然几声巨响,伴随着一股浓烟升出,众人都捂住了口鼻;
萧统领和霍当家瞅准这个时机,疾步狂奔,消失在龙门镇的大街上。
冯堂主望着萧统领消失的方向恨恨的看了几眼,走进客栈内。一旁的陈子善则是望着萧统领和霍季消失的地方皱眉不语。
进得客栈内,冯堂主转身走向杨云帆,拱手说道“杨公子年纪轻轻便身手如此了得,实乃冯某平生罕见。
“这位壮士过奖了,还未请教二位是?”杨云帆也拱手回礼,疑惑的向二人问道。
冯堂主和夏青对视一眼,夏青笑着指着冯堂主说道:“这位是梵音阁阁主手下四大金刚之首的冯俊冯堂主,在下是阁主的关门弟子夏青”。一旁的冯堂主也笑着向着杨云帆一拱手。
“梵音阁?西南江湖第一大帮派的梵音阁?”还没等杨云帆开口,走进客栈内的陈子善抢先说道。
“你是梵音阁“风、云、雷、电”中的冯俊冯堂主?”陈子善惊奇的朝着冯堂主问道。
梵音阁四大金刚分别是一堂主冯俊、二堂主云起、三堂主雷虎、四堂主典良。因其四位的姓氏与风、云、雷、电相同,所以江湖上多以此称呼。
梵音阁可是江湖第一大帮派,虽帮会位处西南,但是近些年势力却渗透到了黄河以北地区;
该帮派行事十分低调,就连陈子善这样经常行走江湖的人也只是听说过这个帮派的一些传闻,没想到今日竟能够在此遇到梵音阁的人。
而且听起来,这二人的地位在梵音阁还不低,这怎能不让陈子善感到十分兴奋。-
“不错,在下正是冯俊;我们阁主在半月前收到了周真人的书信,说是老令公之孙最近几日要下山,阁主特地派我二人暗中保护杨公子。”
“却不想公子武功居然如此出神入化,哪需要我等保护,这却是阁主所未料到的”,在一旁看了好久的冯堂主接过话道。
“冯堂主过誉了,在下不敢当。二位可知刚才袭击我等的人是何身份”杨云帆拱手作揖说道。
“那魁梧汉子是大辽先锋大将萧奕的弟弟萧陀,人送外号“血佛陀”。
此人在漠北也算是一等一的好手,居然被公子给挫败了,当真是要轰动武林了”。冯堂主微笑着颔首说道。
离开昆仑派下山之后,杨云帆与陈子善两人一路东行,来到了最近的一处城镇-龙门镇。
龙门镇地处凤翔府西,是大宋西北端重要的军事重镇,与党项接壤,因常年受风沙肆虐,整个镇看上去都是沙子一样的黄色,显的十分萧条,与中原内地的风景截然不同。
“快走,师弟,前面就是龙门镇了,方圆百里内最大的城镇,我俩先去那歇息下,补充下干粮和水”陈子善往前望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激动的说道。
“哦,好的。师兄你对这里很熟悉啊”
“哼,师兄我可是咱昆仑派的百晓生,经常的下山,入江湖行走,江湖的各种消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可是了如指掌,要不然师父怎会让我陪你下山?”陈子善微笑着下巴一扬,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额......”杨云帆双肩耸动讪讪一笑。
两人来到龙门镇,所见之处车水马龙各种奇装异服的人穿梭不止。
显然,龙门镇处于西北之地,此地各种民族混居,也使得龙门镇慢慢的兴盛起来。
两人目光四处寻找,在一处客栈处停了下来,这间客栈上书几个大字“福临客栈”两人慢慢朝客栈走去。
“哟,两位客官是打尖儿还是住店?本店可是这龙门镇排名第二的客栈,酒香肉美,菜肴丰富,住宿的房间也是清净无扰,”
两人刚进入店中,只见一个小二打扮的人,身材瘦小,但眼神很是有神,骨碌碌的眼神透着一股精明与干练,见二人往门口走来,便主动迎上去说道。
“住店,小二哥顺便做几个小菜,一壶烧刀子”陈子善驾轻就熟答道。
“好咧,客官请稍等,马上给你呈上来”说完,小二冲着后厨房吆喝起来。
杨云帆好奇的问陈子善:师兄,这小二为何强调这是龙门镇排名第二的客栈?那第一客栈是哪里啊?”
“师弟有所不知,这龙门镇最大的客栈是城中央的“龙门客栈”。
“那龙门客栈的老板是一个妇人,名唤“春十三娘”,因率直洒脱,重义轻利、善结交江湖豪侠而著称;”
“春十三娘在江湖上也是有一定的名声的,因而无论是江湖上的侠士或者是行脚的商人,都愿意去她哪里食宿。”
“我们因为是沿着北街走的,所以没有经过那里,在这“福临客栈”住宿一宿也一样。”
“这龙门镇中的其他客栈竞争不过龙门客栈,只能争第二名了,哈哈。”陈子善微笑的答道,见多识广的他,在这个师弟面前算是挣足了面子。
杨云帆恍然的说道:噢,是这样啊,师兄果然见多识广,以后有时间,也要去那龙门客栈见识一番。”
“那是自然。”陈子善笑着答道。
两人找了一个靠窗户的饭桌坐下来,刚坐下,忽然杨云帆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盯的他一阵寒意,他下意识的扭头朝窗外一看,却什么也没看到。
陈子善看到他这个动作不解的问道“师弟在看什么”
“师兄可感觉到有人在窥视我们?”杨云帆又转头用目光扫了一遍窗外,皱眉说道
陈子善四处望了望见没看到什么人说道:“师弟兴许是看错了吧,你初次下山,见识到这么多人可能有些眼花了吧”
“可能是吧”。杨云帆苦笑着说道,有可能是自己前几天听闻自己的身世,震惊激动兴奋与愤怒的情绪彼此交织,一直没有平复,这一路走来更是心事重重,有可能是自己的错觉。
不一会儿,小二把几盘炒菜和一壶烧酒端了上来,两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进食。
客栈外,客栈对面杂货铺房屋的屋顶处,两个身着紧身黑袍的人,其中有一个人身形魁梧,头戴一个斗篷,看不清面貌,手拿一把狼牙棒。
另一个人则是身材瘦弱,腰挎长刀,一副江湖人打扮。
“哼,没想到这小子警觉性还挺高,我就只是扫了一眼,他就能发现我的目光,幸亏我躲的快”那个身材瘦弱的人讪讪的说道。
“嗟儿鼠辈矣,霍当家怕个屁,一个娃娃而已,一会儿待我抓来给你便是”魁梧大汉望着身材瘦弱的那人,一脸鄙夷,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瓮声瓮气的说道。
“萧统领不可大意,我得到的线报,此子武功甚是了得,虽年纪轻轻,但是在那周鼻子老道的门下修习了十几年,其艺业已是不凡,须当谨慎一些”。霍当家说道。
这个被称作霍当家的人,被萧统领一顿揶揄,虽心中有些恼怒,但也不便发作冷冷的答道,
“纵然这娃娃有些手段,但他年纪轻轻,又能有多高的修为?”萧统领嗤的一笑,满脸的不屑。
那霍当家的虽有些不快,但心中转念一想,也觉得萧统领话糙理不糙。身为习武之人,他深深懂得武艺的高低不仅靠天赋,更是靠夜以继日的修炼打磨和战斗经验。
这十几岁的娃娃纵使天资再高,还能比得上自己四十多年的修为?
想到这,霍当家不觉为自己刚才的言语有些过于重视这个年轻人而感到有失颜面,但在萧统领面前,他也不肯跌份,还是开口说道:“凡事小心一些为好,”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在两人监视福临客栈内那两个年轻人之际,“福临客栈”三楼靠窗户的一间包房之内,也有两双眼睛在死死的盯着对面楼上的萧统领与霍当家,看身形是一男一女。
那女子约么二八芳华,上身穿浮云慕寒装,下身着碧海秋夕装,外面套了一身青色长衣。
墨色的秀发上轻轻挽起斜插着一支桃木簪。肌肤晶莹如玉,未施粉黛,手中握着一把短剑。
旁边的那个男的约么四十多岁,身着一身墨色逍遥装,腰配长剑,刀刻般的脸庞不怒自威,鼻下一排胡须,目光坚毅;
那青衣女子望着对面的屋顶,皱眉说道。“冯堂主,这九龙会的人果然勾结了契丹狗,想谋害杨公子”
“青儿姑娘,阁主派我俩来,一是揭穿九龙会的通敌叛国嘴脸,另外就是保护好杨公子,契丹狗和九龙会的人若是想谋害杨公子,先从我冯某尸体上踏过去”这位被称作冯堂主的男子面色一冷答道。
两人正说话后不一会儿,对面楼上的霍当家和萧统领已经几个起落间来到了福临客栈,不一会儿客栈中便传来了一阵骚乱和打斗声,两人神色一紧,也纵身一跃,轻功飞入了客栈之内。
见屋内有人打架,一片狼藉,众食客皆已跑出店内,店老板和小二儿在哆哆嗦嗦的蜷缩着身子在墙边一动不敢动。
店内有四人,各两人一排,正是杨云帆陈子善二人与刚刚隐藏在对面杂货铺屋顶的霍当家与萧统领。四人互相对峙着,气氛一时凝重起来。
冯堂主和那女子走进客栈内,那青衣女子见状皱眉,正要暴起拔剑,被旁边的冯堂主一把拉住,眼神示意先不要冲动,先看看情况,顺便看看这杨公子的身手如何。
“你再看看这个,”说完,韩德让把另一份情报给萧太后递过去。
萧燕燕接过去细细读来:细作来报,南面的宋朝一些武林人士打算联络一起,推举杨业之孙杨云帆为首,欲北上北海之滨的梵天林太一塔,他们想借助杨业的影响力,召集义士北上,取回陈家谷一战中宋人战死者的遗骨,南院枢密使韩德威派出了萧陀联络了一名汉人高手去截杀杨业之孙,却未能成功......
“他们这次与杨延昭闯梵天林太一塔不同,是有备而来,哼,我们也要好好筹划一下,让他们有来无回,”韩德让眯起了眼睛,盯着手里的情报冷笑道。
旁边的萧太后望着手里的情报皱眉道:“连萧陀也没能得手,看来此子是有些真本事......”
原来那萧陀在漠北素有威名,在民风彪悍,以军功为荣的辽国也是罕逢敌手,连深居内宫的萧太后也听说过他的名声,此次韩德威派他去截杀一小儿,居然失手了,萧太后也是诧异起来。
“哼,纵然此子有一些手段,但毕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又能掀起怎样的波浪,况且这次他们是深入我境,人生地不熟,那梵天林太一塔内又机关重重,又有我大辽名将耶律飞鸿坐镇,定让他们有来无回”韩德让望着细作送来的情报冷笑道。
韩德让想了一会又开口笑着说道:“还有,执方司在南面留了很多的细作,其中一个棋子,就在关键位置上,若是运用得当,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萧太后不再说话,一波秋水的眼睛深情的韩德让,慢慢的把头埋进了韩德让的怀里,她深信身边的这个男人说过的话一定能做到,就像十几年前韩德让在‘幽州之战’之中表现的一样。
宋朝西川路,
剑阁蜀道剑门关下,两崖如刀斧劈砍,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地势异常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当今天下有两处天险关隘,一旦扼守住,就能割据一方称王。一处是函谷关,扼守关中,易守难攻;
另一处就是剑门关了,一旦扼守住关隘,基本很难被人从外向内攻破;
夕阳的余晖淡淡地洒落在雄关之上,一片金黄色的光芒映照中更突显出剑门关“千年剑阁耸苍穹,万里江山一握中”的气势。
霍季戴着斗笠,一身劲衣打扮的走在剑门路上,他无暇欣赏剑门的气势与恢弘,边走边皱着眉头想着心事。
几个月前龙门镇一战,他和萧陀非但没有截杀杨云帆,反而差点被擒住,使他在辽人心中更加不堪重用。本来这次刺杀杨云帆,霍季是想在契丹军高层表现一番,没想到阴沟翻船,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给击败,实在是颜面扫地。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在龙门镇客栈里看到梵音阁的冯俊与夏青时,便知道自己勾结辽人谋害杨云帆的事情肯定已经暴漏。
那么接下来自己在江湖上无论黑道还是白道都肯定无法立足,而自己的老巢九龙会,也因为自己投辽叛宋,早就被朝廷和江湖各派打压;
九龙会早已在十几年前土崩瓦解,除了几大头目潜伏起来,不知去向外,基本上精英尽皆投奔他处,人心尽散,喽喽们也大部分散去,剩下的人皆是庸碌之辈,根本无法倚靠,自己要寻找一处安身之地。
霍季深深懂得,自己已经走上了投敌叛国的路根本无法回头,索性就一路走到底,
年近四十的他不甘就这么四处躲避苟活,他一直暗暗的告诫自己“生不能五鼎食,死当五鼎烹”。
他决定先隐忍起来,等待时机。他走在去蜀中的路上,心里一直盘算着自己的出路。
成都是梵音阁的势力范围,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敢去冒险;他便把目光投向了远方青城山所在的一片群山之地......
九龙会最初是蜀中一个小帮派,由九人组建而成,分别是大当家楚离寒、二当家南宫武、三当家霍季、四当家孟南、五当家窦圣星、六当家李桃桃、七当家孟羽航、八当家孟依依、九当家冷七弦。六男三女,以年龄排位,以兄妹相称。
九人出身各不相同。
楚离寒、南宫武二人曾是荆湖南路的江湖游侠。二人早年因义愤杀人,而被官府通缉,不得已,逃到蜀地避难。
霍季则是夔州府辖下的一个落第书生,自知功名无望,便跟一刀客学得一手刀法,名震蜀中。
孟南、孟羽航、孟依依兄妹三人则是成都府的豪门望族孟家的后人。
冷七弦是梓州人士。窦圣星和李桃桃两夫妻则是成都府人士;
此九人本是萍水相逢,机缘巧遇,因意气相投,故而结拜为兄妹。
后又不断拉拢人才,最后逐渐发展成一个帮会,以最初九人结义为名,故称九龙会。
帮会主要势力范围在蜀中成都府,主要是经营酒楼、赌场、青楼和码头,因势力强大,就连官府都要避让三分;因江湖恩怨,经常与其他帮派发生械斗,常常让官府头疼;
因帮会名字带“龙”字犯忌讳,又因帮会行事多触犯朝廷典律,所以经常被朝廷打压,最初一段时间一直是在地下秘密发展帮会成员。
直到雍熙三年宋军北伐,才借机打点朝中官员,借参与大宋北伐之名,乘机兼并了几个当地的帮派,翻身一跃而成为蜀中最大的帮派势力。
后来由于参与宋军北伐的三当家霍季投降辽人、出卖宋军,皇帝大怒,责令严厉铲除九龙会余孽;
江湖各大门派也纷纷加入了剿灭九龙会的大潮中去,九龙会转眼间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帮众大部分被绞杀,其余众头领也隐匿行踪,消失于江湖;
汴京府东天波府清晨和煦的阳光照耀在红墙绿瓦的楼阁之上,院子中间的槐树上,几只喜鹊在欢快的鸣叫着。
杨云帆吃过早饭后便拿起了佘太君送给他的《镇军心法》慢慢细读起来。
回到天波府的这些日子里,除了陪同佘太君拜访了一些杨府的故交之外,杨云帆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如饥似渴地研读起《镇军心法》来。
此书不愧是杨业浴血沙场多年而总结出来的军阵列阵作战和统帅练兵的集大成之书。
杨云帆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他被书里说列举的各种作战之法震撼了,不自觉的对自己的祖父更加崇拜起来。
杨府的前院内,佘太君坐在文案前,文案上铺着一张上等的宣纸,两边各用一个铜尺压着。
旁边的杨大郎之妻花解语在文案旁一边研墨一边皱着眉对佘太君说:“母亲可想好了如何对朝廷奏报帆儿回来的消息?”
至于那个身材瘦弱的此人姓霍,乃是九龙会的三当家,此人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全无道义可言;
而且…...你可知这霍当家的是谁?”冯堂主望了杨云帆一眼幽幽的说道。
“姓霍,难道是…”杨云帆瞳孔微缩,彷佛想起了师父说的一些话。
杨云帆记得师父曾经对他说过,当年前来响应杨业北伐的江湖人士也并非都像周不惑等人意志这么坚定,也有一些帮派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前来的。蜀中九龙会的三堂主霍季,贪生怕死,因见突围无望,惊惧之下半夜偷偷的溜出大营,投降了辽军;
霍季还把周不惑携杨业之孙,欲从陈家谷东南角出逃之事告诉了耶律休哥邀功。
耶律休哥得知是一批中原江湖人士之后,也没放在心上,他的目标是杨业,于是他就让随大军而来的红印教主处理此事。
红印教主乃是辽国“天阴教”的教主,天阴教手下高手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红印教主接到耶律休哥的命令之后,便派出手下一众高手,前去拦截周不惑等人,就在两拨人打的难分难解之时,杨业的亲兵队长王素赶到,才将天阴教的一众高手击退,众人才突围出去。
冯堂主见杨云帆如此表情,也是开口回答道:“不错,正是十八年前雍熙北伐宋与契丹陈家谷大战之中,出卖武林人士,投降辽军,还差点害了杨公子的霍季.”
“难怪,那就新仇旧恨一起算吧,下次我定取他性命”杨云帆握紧了拳头冷冷道。
“对了,九龙会又是一个什么组织?”杨云帆问道。
“这就说来话长了,九龙会曾经是西南第一大帮派,当年北伐燕云,老令公曾广发英雄帖,招募江湖侠士共同伐辽;
老令公本是出于公心,一心为国,却被王侁等人误认为老令公在拉拢豪侠,扩充自己的势力;
于是王侁也在江湖招揽了一批武林人,以制衡老令公的势力,九龙会的人就是王侁的势力。
王侁把九龙会的人安插在众江湖侠士之中,故意离间掣肘军队与江湖侠士;不料却被昆仑派的周真人看出了端倪。
周真人向老令公禀报并打算清理出九龙会的人,却被王侁抢先一步把老令公等众人威逼至陈家谷与辽军主力相遇,他却不派兵相助,眼睁睁看着众人与辽军血战,直至全军覆没。”
“陈家谷之战后王侁被官家贬官至金州,九龙会的人没有了依靠也是树倒猢狲散,那西南第一大帮派也被我梵音阁取代,九龙会从此一蹶不振,没想到近几年却有些抬头的趋势。
我们梵音阁也是密切关注着九龙会的举动,我和夏青姑娘在成都城得知霍季往北方赶来,知必是与杨公子有关,所以也一路尾随而来,果不其然,这贼厮真想加害公子”冯堂主喘了一口气答道。
“多谢冯堂主告知,敢问王阁主如今身体可还好?王阁主当年回国之后,没有返回军中效力,而是去了蜀地,难不成是为了追杀九龙会的人?听说你们梵音阁现在已经完全取代了九龙会在成都府的势力。”杨云帆抱拳拱手问道。
“不错,阁主当年护送周真人等人逃出陈家谷后,因看透官场黑暗,不想再为官家卖命,就带着几十个兄弟去了蜀地,一来是因为看透了官场倾轧,不愿再留军中效力;二来也是为了查清九龙会与王侁的勾当......”。
“王阁主有大恩于我,晚辈他日定当登门叩拜。”杨云帆激动的对冯堂主说道。
“哈哈,若阁主知道如今杨公子如此少年英豪,也必定高兴啊”冯堂主含笑答道。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不一会儿,杨云帆又开口说道:“也不知道这霍季和那萧统二人,如何知道我与师兄二人今日下山呢,也真是蹊跷。”
冯堂主江湖经验丰富,闻言皱眉思索了一番,开口说道:“必定是有人向辽人泄露了风声,才引得他们在此等候截杀杨公子。”
杨云帆闻言皱眉不已,他实在想不出谁会做出此事来。一旁的陈子善也是皱眉不已。
就在众人说话之间,躲在一旁的店小二和掌柜的也喊来了后院的仆役,把客栈打翻的桌椅板凳清理干净了,一边心疼的摇头。
这也并非是掌柜第一次遇到这事,龙门镇地处西北,民风彪悍,胡汉杂居,一言不合掀桌子开打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掌柜也并不是很恐惧,只是影响了生意使他有些摇头;杨云帆扔下一些铜钱便和众人走出了客栈。
“不知二位接下来有何打算?”杨云帆拱手问道。
“我等来此本是为公子安全与调查九龙会而来,既然此间事已了,我二人还是回去复命去,现在蜀中并不太平,屡有叛乱,我等也不敢在中原耽搁太久。”冯堂主也拱手答道。
“如此,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初春乍暖还寒的季节,大地渐渐漏出绿色,夕阳之下,两匹骏马奔驰疾行在通往大宋都城的路上,鲜衣怒马的两个少年,策马驰骋,马蹄溅起一片泥土灰尘,等马速度稍慢些,才看清二人是杨云帆与陈子善。
大宋因地理原因,十分缺少马匹。马匹在大宋十分的金贵,一般人出行,根本不可能用马代步。
这二人之所以有马可骑,是因为在龙门镇临行前,冯劲和夏青知道他二人东去有要事,便把二人北上时所乘的坐骑赠与杨云帆和陈子善;杨、陈两人推辞一番,便也接受了。
两人骑马一路前行约么二十来日,终于在三月初,到达大宋皇城-汴梁城,因京城过于繁华,行马不便,二人便绕过了汴梁主城,从北面的侧城向东行去。
虽只是侧城,但汴京城的繁华仍是让这两个少年惊呆了。
这座当世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商铺林立,各种货物一应俱全。
不只是涉世未深的杨云帆,就连经常下山走江湖的陈子善也是第一次来到汴京城。
以前只是听人说过汴京的繁华,如今亲眼看到,所带来的震撼程度是不可言喻的。
二人虽震撼京城的繁华,却也没有过多停留,下马牵行,一路往汴京城东行去。
在询问了路人,得知天波府的地处后,两人便打马来到金水河旁,只见眼前不远处,一座红墙黄瓦高耸气派的府邸呈现在二人眼前;
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门口两尊石狮子,怒目圆睁,威风凛凛,锋牙利爪,活灵活现,似欲扑将而来,给人一种气场的压制。
府邸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两人踱步来到府门前,只见府门匾额上书“天波杨府”几个鎏金大字。
到了府前,杨云帆望着府门反而踌躇了起来,平时素来稳重的他没来由的一阵不知所措…
一旁的陈子善似乎看出了他的紧张,无奈的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用紧张。然后自己前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身穿管家服饰的老头,此人正是天波府管家杨洪。
杨洪在门里伸出头来疑惑的看了下门口的陈子善,当眼神看向杨云帆时,整个人都怔住了,如遭电击一般的看着杨云帆。他发现此人非常像自家的二公子延辉。
“你...你们是…”杨洪望着杨云帆有些怔怔道。
“还烦劳通报老太君,昆仑弟子前来拜见”陈子善弯身一揖道。
杨洪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后院,看到佘老太君正在后院一处荷塘水池处在和杨府的几个夫人说话
杨洪忙说道:“老太君,门外两个昆仑派年轻弟子来拜见你,我看到其中一个长的像极了二公子延辉......”
“昆仑派弟子?......肯定是帆儿回来了,前几日周真人信中说到要派帆儿下山来,快,老管家,快请二人去会客厅,老身马上就过去。”佘老太君一脸喜色激动的说道。
会客厅内,杨府内厅,小厮奉上茶水,陈子善口渴拿起杯来喝着茶,杨云帆则是心情激动的等待着。
不一会儿,二人看到院内一老妇人缓缓走来,她约么六十多岁,身着紫衣长服,头戴金翅凤钗,一头银发盘髻在脑后,手柱一根褐色龙头拐杖,慢慢向屋内走来。
因为她知道一旦向朝廷奏报杨云帆还活着,而且还回到了杨府,朝廷念及对于杨家的亏欠,肯定会给杨云帆封官。
虽然封官进爵是好事,但是这样的话杨云帆肯定就会和杨宗保一样被派往边境戍边;
因为杨家是武人世家,朝廷封的职位肯定是武官,武官一般是不能长时间留在京城家里的。而杨云帆现在还不能去边境戍边,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佘太君拿着手中的毛笔蘸了些墨汁,边写边说道:“此间事老身早已想好,待奏书呈上后,等官家颁下圣旨时,让帆儿只受爵位不受官就可以了,这样不但不会影响他去闯梵天林和太一塔,有了爵位后反而在江湖做起事来更容易些”
“母亲想的周全,倒是儿媳想的简单了”一旁的花解语见佘太君这样说,也松了一口气,说道。
“老太君,老太君…”突然屋外传来了管家杨洪的急促的喊声,二人皆是一惊,连忙向屋外望去。
只见杨洪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到院子内,大口的喘着气,对佘太君施了一礼说道:“老太君,喜讯,喜讯啊,北面来的消息,四公子延昭从北面逃回来了,好像还带着一个辽国的公主,前几日已经到了雁门关了,估计这几日就能到家了,”
佘太君听杨洪叙述完后先是一怔,然后又是大喜过望,流着泪对着花解语说道:“延昭回来了,延昭回来了,真是老天爷保佑、祖宗保佑啊”说完,放下手中的龙头拐杖,双手合十,对着天空念道。
一旁的花解语也是激动的眼圈泛红,激动之后又是一阵失落,自己的小叔子回来了,但是自己的丈夫永远也回不来了,她摇头怅然一笑,努力着把心中的情绪抚平。
而一旁的杨洪则是高兴的说道:“恭喜老太君啊,这些日子双喜临门,云帆小少爷回来了,四公子也回来了,天佑我杨家啊”
佘太君激动过后恢复了平静,笑着对杨洪说道:“老管家,你派人准备一下,过几日延昭回到汴京,你们先去迎接一下。
“还有,明日老身要祭奠一下祖宗先人,感谢下祖宗们的恩德,你们去置办些东西......”;
杨洪连声答应着,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走到门外,唤了几个家丁仆役,去置办东西去了。
佘太君和花解语回到屋内,平复下心情来的佘太君笑着对着花解语说道:“看来老身还要再写一副奏书啊”。
亲人接连的归来,使得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高兴不已。
花解语也笑着说道:“我说今早听到喜鹊在树上叫肯定是有喜事,果不其然,竟然是延昭回来了,我去把这个消息跟其他姐妹们都说一下,也让他们高兴高兴,”说完不待佘太君答话就走到了后院。
不一会,整个天波府都被欢乐的气氛笼罩起来。
在通往大宋都城汴京城的路上,杨云帆、陈子善和杨府的老管家杨洪以及杨家的几个仆人边走边聊着。
前几日佘太君让杨洪去汴京迎接一下北地归来的杨延昭,陈子善听说后非要跟着一起来。
这些日子,老管家杨洪与陈子善处的比较熟络了,也就爽快的答应了。
陈子善又拉着杨云帆一起来了,杨云帆本想继续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兵法,听说四叔从北地归来的消息后,也是激动不已;
再加上陈子善的一再软磨硬泡,非要同行,便笑着答应一起来了;
他知道自己这个爱热闹,不耐寂寞的师兄在杨府这么多天也是闷坏了,正好出来散散心。
杨云帆和陈子善从来没正式的逛过汴京城,在一路上老管家杨洪的讲解下听的是心潮起伏,心动向往,纷纷想象着这天下最繁华的都城的盛景。
众人来到汴京的金水门长街之上,进城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约一百二十尺,植满垂柳的护城河,以及那条蜿蜒曲折像一条游龙一样凹凸不平,不规则的建在外城的城墙;
陈子善觉得这道城墙很怪,让人看着高深莫测,很多人不喜欢它,因为他不够平整漂亮。
但是杨云帆看到这道城墙后,对这道城墙的建造者太祖皇帝赵匡胤不由自主的佩服起来。
众人只是从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道城墙,觉得他不够平整不够漂亮。但是在杨云帆看来这道城墙的军事价值才是建造它的根本原因。
宋太祖赵匡胤建造它时,肯定考虑到了万一有一天京城被敌人攻击,这凹凸不平,不规则的城墙是能大大缓冲猛烈攻击的。
这道城墙的里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汴京城。人数超过盛唐时都城长安十倍,百万人口的人间天堂,千年显赫大梁城。
众人走过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二步的外城,进入周长二十里的内城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无与伦比,古今罕见的长街,这条长街笔直宽阔,长约七八里,宽约两百余步,直抵皇城宣德门。
宽阔的长街被分为了五条通道,最中央的一条是留给皇帝专用的,两边的水路都用巨大的条石砌成。
岸边种满了桃、李、梨、杏等果树,沟里是成片的莲花,每年花季,微风吹过,一路芬芳伴随着百万居民。
岸边的一排红砌的栏杆,它是一条标志,它划出了左右两条车马道名曰“御廊”。御廊两边遍布各种民居和官署以及数千家林立的店铺。
众人随着人群走去,眼前先出现的是内城朱雀门的龙津桥,这是御街三段景的第一段,
这里的商家很多,但是货物的档次不算太高,算是平民消费区,主要经营的是时鲜果品,笔墨纸张。
再往里走,便是皇家建筑“望街亭”。此亭是皇帝游览御街时必登之地,登高远望,店铺林立,巍巍十万人家。
一路前行,便是令人神往的御街三段景的第二段--州桥。州桥又名“天汉桥”是汴河十三桥之中最为壮观的。
从桥上往桥下看去,滔滔的汴河水从桥下流过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