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间悄然生长。
一日,林月在巡视新建的工坊时,发现工匠们竟仿照她曾描述的机械原理,造出了简易的水车与滑轮装置。
这意外的发现让她意识到,大楚已到了科技变革的前夜。
她与将军商议后,决定在都城设立“天工院”,召集各地能工巧匠与学者,共同钻研天文、机械与医术。
然而,保守势力的余烬仍在暗中燃烧。
一些贵族子弟认为,过度推崇“奇技淫巧”会动摇以农为本的根基。
更有甚者,将天工院的研究成果视为妖术,在民间散播谣言,引发恐慌。
当林月主持研制的第一台蒸汽动力车在街头试运行时,石块与谩骂声从人群中骤然响起。
关键时刻,将军身披战甲,率领亲卫护在林月身前。
他面向沸腾的民众大声疾呼:“当年敌军压境,是夫人心头之智救了万千百姓!
今日这些物件,亦能让大楚的车轮驶向更远的天地!”
老将军的威严与威望暂时平息了骚乱,但林月明白,真正的变革需要人心的觉醒。
她开始撰写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用百姓熟知的故事讲解科学原理,并让天工院的学者们深入各地讲学。
同时,她说服皇帝将部分税收用于修建贯通南北的“驰道”,计划用蒸汽机车取代马车,彻底改变大楚的交通格局。
就在工程如火如荼推进时,西方帝国派出了第二批使者。
这一次,他们不再带着刀剑,而是捧着精密的钟表与望远镜,言辞间暗藏挑衅:“听闻大楚推崇新术,不知可敢与我等比试技艺?”
林月欣然应允,提议以“建造能载人飞行之物”为赛题。
三个月后,天工院的工坊里,一架竹木结构的滑翔机缓缓展开双翼。
林月站在试飞场边,看着工匠出身的试飞员乘风而起,掠过围观的人群与宫殿飞檐。
当滑翔机平稳落地时,西方使者的脸色从傲慢转为震惊——他们带来的热气球尚未组装完毕。
这场比试彻底击碎了西方对大楚的轻视,也让民间对科技的热情空前高涨。
此后数年,蒸汽机车在驰道上轰鸣,热气球载着学者探索天空,天工院的成果如繁星般照亮大楚的土地。
暮年的林月与将军并肩站在城墙上,看着往来如织的商队与灯火通明的工坊,相视一笑。
风拂过他们交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