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台上给纯棉布料画线,叔叔举着从计量所借的游标卡尺报数:“领口弧度37度,和去年《大众电影》里张瑜穿的那款分毫不差……”首批50件定制衬衫出货那天,县防疫站的老张带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来了。
“苏老板,这位是香港永新公司的陈先生。”
老张的中山装洗得发蓝,口袋里露出半截盖着红章的检测报告,“他在广交会上见过您的玉兰花商标。”
陈先生摸着衬衫领口的露珠刺绣,金丝眼镜后的眼睛亮了:“手工刺绣能做到针脚均匀,在内地确实少见。”
他掏出张印着繁体字的订单,“我们想订三千件出口欧洲,但有个条件——”他指着林宇正在调试的剪裁机,“必须用这种立体剪裁的版型。”
苏瑶盯着订单上的“FOB汕头”条款,想起老陈在信里画的警示符号:“我们可以提供版型,但刺绣必须用上海棉线,每个批次都要送香港检测。”
她递过林宇手绘的纤维对比图,“而且,我们要占合资厂20%的股份。”
陈先生的钢笔在合同上顿了顿,忽然笑出声:“苏老板比我见过的很多厂长都厉害。”
他的目光扫过车间角落的质检台,上面摆着从香港带来的甲醛测试仪,“听说您凭一己之力,让省商检局查封了潮州五个黑心作坊?”
消息传开的次日,王强抱着堆褪色衬衫砸门时,苏瑶正在给县一中的王老师量尺寸:“您看,肩线这里放宽半寸,配您新做的蓝布衫更显利落。”
“苏瑶你别得意!”
王强的拳头砸在剪裁台上,震得玉兰花样板跳起来,袖口的油渍蹭在雪白的布料上,“你断人财路,我……你想怎样?”
苏瑶转身,手里攥着刚收到的加急电报,“是学赵阳,把泡过兽用消毒剂的布料卖给劳保用品公司?”
她抖出张黑白照片,正是赵阳在火车站搬运饲料袋的场景,“经侦科的同志说,你们合作社的账本,够铺满半间办公室了。”
当晚,首批定制衬衫装车时,林宇突然拦住搬运工:“等一下。”
他掏出个磨得发亮的铜牌,上面刻着“星星服饰 质检合格”,边缘是齿轮与玉兰花的缠绕图案,“每个包装箱都钉上这个,以后只要有一件不合格,客户可以凭牌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