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铁军打开申报手册看了一眼,定额三百一。牛逼。

东北这边的各种税费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比如广东,差不多能达到广东的四到六倍,而且没有免税单位,做什么生意都要交,开个小卖部一个月要交一千多。

而在广州开一家一百多平的早餐店都是免税的。

广东之所以崛起,造就出来那么多的富豪,和小二十年不用上缴税收有着绝对性的关系。

从八零年到九四年,广东一共上缴财政一百来个亿,而同一时段辽东省交了小三千亿,两千六百多亿,还不算各种物资的调拔。<10>
从税务所出来,张铁军和张英两个也算是熟悉了一些。

两个人打了一辆大头鞋去了水塔,张铁军按照记忆带着张英去找地方吃饭。

“跑这么远过来,这边好啊?你看要是不好吃的,要是不好吃咱俩以后谁也别认识谁跟你说。真能折腾。”

“放心吧,他家的菜还是不错的。”张铁军带着张英往土坡上走。

这地方出租车已经进不来了。这会儿市内除了中心地带以外的路况基本上都还不太好,有些地方还是土路。市府广场还是一片土坝子呢。<20>
口福居。远远的看到招牌,张铁军也算是放下了心,就怕过来一趟这饭店不存在,那可就有意思了。
<23>这个口福居的老板在几年以后会成为张铁军的忘年交,不过这会儿还不认识呢。这是小事儿不用在意。

进到店里。店里面不算很大,六张桌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屋子里的装修摆设都很有点味道,一看老板就是个讲究人。

“来啦。”服装员迎过来。

“郑哥在家不?”

“还得等一会儿,还没回来呢,一会儿能到。先进来坐呗,哥,姐。给你们倒茶。”

“你认识啊?”张英问了张铁军一声,对这个饭店还算满意。

两个人走到里面找了张桌子坐下来,张铁军让服务员拿了菜单过来让张英点菜,自己点了根烟打量着饭店里面的人和物。对他来说,这里是四十多年前的记忆。

张英点了两个本店的特色菜,张铁军又加了两个,让服务员下单去厨房做。

“他家的口蘑做的不错。”

“行,我等下尝尝。到是挺干净的地方,瞅着还行。”

“你平时都去哪吃饭?太子港?万家灯火?天天渔港?”

“还平时,平时都在家吃,我到是想天天太子港,我去得起吗我?”

“和我合作,这事儿成了你天天住在那都没有问题,别说咱们这,你去沈阳天天九歌城都行。”

“吹牛逼。”

“我……”张铁军看了看张英,差一点就来了个我吹你:“跟你说,你相信我没错的,挣钱真的是小事儿。我就是本钱不够,要不然还用求你?”

一阵说话声,进来几个人,张铁军摆了摆手:“郑哥。来你这吃口饭。”

打头的中年帅哥看过来,明显是愣了一下,不过还是马上笑着走过来伸出手:“什么时候来的?”他看了看张英:“就你们俩呀?那别点了,一起吧。”

“这是人防办的张英,在商场管理处,今天我到她那办点事儿。姐,这是质监局郑局,你叫声郑哥。”

一脸懵逼的张英和一头雾水的郑局两个人握了握手,这也算是认识了,还是一认识就是朋友那种。张铁军简直都要憋不住笑出来了。

这位郑局是个老好人,人很好,性格也是相当儒雅那种,但是记忆力有点差劲儿。
"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