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208>为叙事背景的小说《普天之下莫非明土》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朱简烜”大大创作,朱简烜大明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甚至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皇帝多次公开把朱简烜往天上夸,也可能都是故意夸张了的。皇帝确实非常喜欢朱简烜,觉得朱简烜优秀,也多半在顺势而为的造势。他故意给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朝臣施加压力。让所有人都形成一种恐慌性的判断,认为皇帝现在已经有了废长立幼的意向...

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普天之下莫非明土 阅读最新章节

<10>
经过简单的几轮对答,现场一些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人,有的已经慢慢的回过味来了。

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很可能就是皇帝自己一手导演的。

甚至于,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面,皇帝多次公开把朱简烜往天上夸,也可能都是故意夸张了的。

皇帝确实非常喜欢朱简烜,觉得朱简烜优秀,也多半在顺势而为的造势。

他故意给包括太子在内的所有朝臣施加压力。

让所有人都形成一种恐慌性的判断,认为皇帝现在已经有了废长立幼的意向。
<23>太子和朝臣就会将避免废长立幼列为最高目标。

有了最高目标之后,同时也会有退而求其次的保守目标。

“只要皇帝不改立储君,无论有任何其他的要求,都是可以让步的。”

他们已经有了万历和福王的经验。

他们也同时知道,当初的前辈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福王的府邸造价是一般藩王的十倍,万历收矿税很多就是为了给福王。

一次性赐田两万顷,封地周围土地不足,要从山东、湖广补齐。

抄没的张居正的产业,仍然还官府的,全部转给福王。

还有一堆地方的税收,也被拨给福王府。

四川盐井部分收益归福王,还一次性给盐引一千三百引。

熟悉历史经验的臣子们,已经开始为持续多年的保嫡斗争而发愁了。

这种心态可能就是皇帝的真实目的。

宗正嫡皇叔朱伯有可能就是皇帝专门请来当托的。

朱伯主动把这个话题挑起来讨论。

皇帝专门让太子去接。

太子为了表达自己作为兄长对弟弟的爱护,只能选择赞成建议还要主动给奖励加码。

皇帝立刻就用太子的建议绑架群臣。

这时候臣子再来反对,就是同时反对皇帝和太子。

今天整个大明朝廷高层人员全部聚齐,也可能是皇帝专门有目的安排。

让他们都来当见证人,也都是具体的执行人。

将皇帝的目标现场落实。

皇帝就是想给朱简烜奖赏,想要给他封王建国,又不想把他打发到天涯海角。

想要放在距离京师比较近的好地方。

皇帝如果直接提出这样的命令,很可能会遭到所有大臣的集体反对。

几乎不可能实现。

现在这样兜了一圈,太子和大臣们的心理底线被压低了。

关键是经过这几轮交锋,太子和大臣们被打懵了。

这时候哪个臣子反对,肯定会被皇帝劈头盖脸的怼,根本不会让对方把话说完的。

皇帝已经把杭州建护卫,浙江封藩建国作为最低条件了。

只能往上加,不能往下减。

如果臣子们实在接受不了,皇帝甚至可能会摆烂威胁:

“既然觉得吴王就藩杭州还不够,那干脆就直接改立为储君吧。”

不需要真正说出来,只要暗示一下就能让百官难受至极。

皇帝已经控制了局势,现场的氛围茫然而又压抑。

少部分已经清醒的臣子,这时候都是格外的纠结懊恼,觉得自己中了皇帝的埋伏。

但是大部分臣子仍然还是不知所措的状态。

总体上已经没有了集体反对的态势,有了接受皇帝的安排的趋势。

很多人下意识的觉得,与其和万历年一样,继续跟皇帝斗争十几年,最后还是福王要什么给什么,不如现在直接解决掉。

眼看皇帝的目标就要实现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那个最核心的当事人,也就是朱简烜自己开口了:

“父皇,儿臣不想当吴王,也不想要浙江当封地。”

这下子现场的所有人又愣住了。

封地如果可以选的话,这世界上还有比浙江更好的地方吗?

苏州、常州、扬州、松江等地确实可能比杭州富裕,但是朝廷不可能把京师周边全封出去。

现在皇帝的条件是把整个浙江给朱简烜啊。

大明的其他地区,也就广东可以比一比了,但是广东距离京师太远了。

皇帝大明自己更是是完全没想到,臣子们已经都被自己镇住了,朱简烜这孩子自己却站出来反对了。

大明顿时就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训斥说:

“你小子闭嘴!”

朱简烜却没有闭嘴,反而继续说明自己的想法:
<123>“浙江太小了,儿臣想要整个澳洲,包括澳洲大陆以及周边的所有岛屿。”

朱简烜对皇位当然感兴趣,但是却不准备参与夺嫡。

所谓的夺嫡根本没有意义。

朱简烜熟悉大明的历史,知道大明皇帝不可能真的废长立幼。

现在的大明皇帝绝对算不上一言九鼎,就算是真的想要立自己为太子,也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

大学士们宁愿罢官也不会接这种茬的。

当初的万历长子,明光宗朱常洛只是宫女所生,甚至最初都没有立为太子。

朝臣就为朱常洛能据理力争,不允许皇帝立更小的福王朱常洵为太子,必须让长子当太子乃至皇帝。

现在的朱简灿可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已经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了,已经形成党羽了。

现在皇帝一定要废掉朱简灿的话,官员们肯定会集体罢官抗议的。

所以朱简烜对直接当太子的事情不抱任何期望。

现在看来,自己老爹也确实没有这个心思,所以只是参考万历对福王的故技,为自己索要更好的封地。

所以自己还想要当皇帝,理所当然的计划是等待天下大乱,然后依靠武力直接夺皇位。

浙江固然好,但却在皇帝的眼皮子下面,就算是藩王也很难自由。

自己老爹当皇帝的时候还好,估计无论自己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代价。

但是自己老爹去世之后,等到自己大哥继位之后,绝对会把自己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算是自己真的老实当个富贵藩王,大哥肯定会找借口,给自己按个莫须有的罪名削掉。

更别说自己本来就有逐鹿的意向,肯定要努力积攒装备和人手做准备。

肯定非常容易被东厂的人发现问题。

老爹今天这场谋划确实堪称精明,但也是确实是把自己摆在火上烤。

为什么给自己一个吴王的爵位?

如果不是北方没了,是不是会直接给自己一个燕王的封号?

大概是他看着已经当了三十多年太子的老大有点难受,所以想要用自己来给太子加点压力?

正常情况下,一个皇子领了吴王王号,是不是该膨胀到觊觎皇位了?

老爹他固然喜欢自己,但未必没有利用自己的心思。

自己不可能直接应下这种安排。

杭州距离南京是如此之近,当地工商业也是同样的极端发达,本来是一个圈子内的。

如果大明未来真的爆发了大革命,杭州肯定会受到波及。

哪怕是为了避免革命直接威胁到自己的财产安全,自己的藩国也应该摆在大明本土之外。

等本土乱够了,自己也积累足够的力量,再带兵回来收拾残局。

就算当不了拿破仑,也得当个路易十八。

再加上自己要搞工业建设,需要能够方便的获取煤炭和铁矿石。

澳洲的煤铁资源都非常丰富,质量也很好,开采也方便。

这时候澳洲基本上可以算是无主荒地,占领的难度非常低,直接送人过去就行了。

而且大家都知道澳洲荒凉而贫瘠,所以自己可以要的尽可能大一些。

于是朱简烜就选中了澳洲作为未来的发育基地。

至于现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年纪小的优势,把天生贤明的声望刷到爆。

未来皇位出现非正常缺的时候,需要从皇室选人继承皇位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首先想到自己。

自己通过非正常手段成为皇帝的时候,不相干的普通人会觉得这是众望所归。

没有几个成年人会真心追随一个几岁的孩子。

自己现在也不需要专门讨好任何人,只需要刚正有礼的应对,乃至故意表现的大公无私就行了。

小说《普天之下莫非明土》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