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默陈雨的其他类型小说《末日求生之洪水之后 全集》,由网络作家“王管”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默摸黑走到走廊,应急灯的红光映出窗外的景象:操场边缘的排水沟已经被泥沙堵塞,积水漫过台阶,正在向教学楼基部渗透。远处的路灯只剩下零星几点,大部分都在半小时前熄灭,黑暗中,水面上漂浮的杂物如同沉默的野兽,随波逐流。“小陈,来抽根烟。”保安林浩蹲在楼梯拐角,烟头明灭间映出年轻的脸庞。陈默认出他是家属院新来的保安,上个月还帮自己抬过电动车电池。“张主任刚才去查看排水泵了,”林浩低声说,“听说上游的水库已经开闸泄洪,咱们这儿的水位每小时涨二十厘米。”烟头的火光在雨幕中画出弧线,陈默望着楼下逐渐逼近的水面:“避难所的发电机还能撑多久?”林浩叹口气:“最多到天亮。刚才胖子那伙人又来抢物资,把仓库的铁门都踹坏了。”他忽然凑近,声音里带着犹豫,“...
远处的路灯只剩下零星几点,大部分都在半小时前熄灭,黑暗中,水面上漂浮的杂物如同沉默的野兽,随波逐流。
“小陈,来抽根烟。”
保安林浩蹲在楼梯拐角,烟头明灭间映出年轻的脸庞。
陈默认出他是家属院新来的保安,上个月还帮自己抬过电动车电池。
“张主任刚才去查看排水泵了,”林浩低声说,“听说上游的水库已经开闸泄洪,咱们这儿的水位每小时涨二十厘米。”
烟头的火光在雨幕中画出弧线,陈默望着楼下逐渐逼近的水面:“避难所的发电机还能撑多久?”
林浩叹口气:“最多到天亮。
刚才胖子那伙人又来抢物资,把仓库的铁门都踹坏了。”
他忽然凑近,声音里带着犹豫,“其实我知道个地方……我表哥在电厂上班,他们厂区在山脊上,地势高,应该能撑过去。”
远处传来玻璃爆裂的脆响,不知是哪扇窗户被狂风吹碎。
陈默想起母亲所在的养老院,地势虽然比家属院高,但毕竟在郊区,周围都是农田,一旦外围的防洪堤出现管涌……他不敢再想,摸出手机反复拨打母亲的号码,却始终提示无法接通。
“爸爸?”
小雨的声音从教室传来,带着刚醒的懵懂。
陈默转身时,看见女儿正抱着团团站在门口,雨衣滑落在肩头,露出里面印着小熊图案的睡衣。
他快步上前抱起孩子,掌心触到她额头的温度——有些发烫。
校医室的门紧锁着,陈默用手电筒照向走廊尽头的指示牌,突然想起教室讲台抽屉里有备用的体温计。
小雨乖乖地含住体温计,眼睛盯着窗外的水面:“爸爸,水是不是长高了?
像动画片里的大海怪。”
她的声音带着孩子气的比喻,却让陈默心头一紧。
体温计显示37.8度,低烧。
陈默翻出急救包里的退烧贴,刚给女儿贴好,就听见楼下传来惊呼。
几个男人跑到操场边缘,用竹竿戳着什么漂浮物——是具宠物狗的尸体,项圈上的铃铛在水波中轻轻摇晃。
不知谁突然喊了句“大堤决口了”,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人开始收拾行李,婴儿的啼哭
”老人的手像枯枝般抓住他,“护工们说顶楼还有存粮,可是电梯停了,楼梯间全是水……”陈默鼻子发酸,看见母亲床头的相框——那是三年前他和小雨陪母亲在公园拍的,照片里的阳光那么明亮,此刻却遥不可及。
他跟着护工爬上顶楼,水箱里还有三分之一的水,储物柜里有十袋泡面和一箱牛奶。
“楼下的老人需要转移。”
陈默扛起两箱物资,“我们可以把人集中到顶楼,那里视野好,容易被直升机发现。”
护工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小声说:“昨天有架无人机来过,说这里是孤岛,暂时排不上救援……”回到八楼时,陈默听见楼下传来玻璃破碎的声响。
三个男人正从一楼的窗户爬进来,腰间别着菜刀,肩上扛着编织袋——是趁乱打劫的 scavengers。
他把母亲交给护工,悄悄摸向消防栓,抽出里面的消防斧。
“楼上的人听着!”
为首的男人举着刀,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把吃的喝的扔下来,不然我们就放火!”
陈默握紧斧头,忽然听见头顶传来螺旋桨的轰鸣——是救援直升机!
他冲到窗边,拼命挥舞手中的红色救生衣
合力翻上屋顶。
这是栋六层居民楼,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歪在一边,蓄水池里还有小半池水。
“直升机只救了前排的人。”
林浩扯下衬衫撕成布条,简单包扎伤口,“张主任他们……都没上来。”
他的声音哽咽,目光扫过周围的水面,“胖子那辆车被洪水冲去了下游,刚才看见他的尸体漂在配电房旁边。”
陈默没有说话,从背包里翻出碘伏和纱布。
昨夜被洪水冲散时,他抱着女儿抓住一块漂浮的木板,在激流中漂了三个小时,直到直升机的探照灯照到他们。
医护人员把小雨接走时,他听见对方说避难所已经被淹没,全城超过70%的区域进水。
“看那边!”
林浩突然指向西北方,水面上漂着个蓝色的塑料桶,桶边露出半截红色的救生衣。
陈默眯起眼,发现救生衣上还绑着个方形物体——可能是便利店常见的那种保温箱,里面或许有食物。
屋顶的积水有脚踝深,两人踩着打滑的瓦片靠近屋檐。
陈默把安全绳系在腰间,另一端绑在太阳能支架上:“我下去看看。”
林浩想要阻拦,他已经顺着雨水管滑到二楼窗台,纵身跳进水中。
水温比昨夜稍暖,却带着浓重的泥腥味。
陈默划动双臂,避开水中的电线和杂物,忽然感觉小腿被什么东西缠住——是脱落的防盗网钢筋,铁锈划破他的小腿,鲜血在水中散开。
他咬牙扯断钢筋,终于抓住了塑料桶。
保温箱里有六罐八宝粥和两包压缩饼干,还有半瓶没开封的碘伏。
陈默把物资绑在胸前,返回时看见林浩正在安抚一个趴在屋顶边缘的老人——是周婶,她的老花镜歪在鼻梁上,浑身发抖。
“小陈……”周婶抓住他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我家三楼的阳台上还有两袋面粉,泡在水里怪可惜的……”老人的絮叨让陈默鼻子发酸,他知道在这样的洪水中,食物和饮用水才是生存的关键。
三人在屋顶搭建了简易 shelter,用广告牌和塑料布挡住风雨。
小雨的烧退了些,靠在父亲怀里喝着温热的八宝粥。
陈默望着远处漂浮的各种物件:有被冲散的家具、泡烂的书本,甚至还有辆校车,车顶的“安全出口”标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
下午时分,水面上出现
了几艘橡皮艇。
林浩挥舞着红色的救生衣,大声呼救。
靠近的是两名穿着消防服的救援人员,他们的艇上已经载着三个老人和一个婴儿。
“前面的高地还有临时安置点,”消防员递给陈默一瓶饮用水,“但我们得优先转移伤员和儿童。”
陈默看着救生艇远去的方向,忽然想起母亲的养老院。
根据记忆中的方位,那里应该在现在所处位置的东北方,距离大约五公里。
水面上漂浮的路标显示,这里是原机床厂路,而养老院在朝阳路,中间隔着已经被淹没的商业街。
“我要去朝阳路。”
他突然开口,林浩和周婶同时抬头。
“我母亲在那里的养老院。”
陈默收拾背包,把剩下的食物分成三份,“你们留在这里等救援,我去找找看。”
林浩站起来:“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照应。”
周婶却拉住他的裤脚:“小伙子,水里有电线漏电,昨天我看见有人碰了漂浮的冰箱,当场就……”老人没有说完,但陈默明白其中的危险。
他摸出军刀,砍下单根晾衣绳,把两个空矿泉水瓶绑在腰间——这能增加浮力。
“如果天黑前我没回来,”他把小雨托付给周婶,“就等下一批救援艇。”
水面下的世界像座坟场,汽车、自行车、广告牌的残骸在水中晃动,偶尔能看见猫狗的尸体,被水泡得肿胀。
陈默尽量贴着露出水面的建筑物游动,避开可能漏电的区域。
经过一家银行时,他看见ATM机的屏幕还亮着,蓝光在水面下闪烁,像只诡异的眼睛。
朝阳路的路牌只剩下“阳”字,养老院所在的那栋三十层建筑露出顶部五层,外墙砖上的水渍显示着最高水位。
陈默游到楼前,发现底层的玻璃幕墙已经破碎,积水灌进大厅,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
他抓住消防梯的铁栏杆,一级一级往上爬,生锈的栏杆在手中发出吱呀声。
八楼的窗口传来咳嗽声,陈默扒着窗台望去,看见三个护工正在照顾十几个老人。
“请问这里有位张秀英老人吗?”
他的声音惊动了护工,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女孩眼睛一亮:“您是陈默先生吧?
阿姨一直在念叨您!”
母亲躺在靠窗的病床上,身上盖着潮湿的被子,床头放着半瓶已经浑浊的饮用水。
“默子……
烈摇晃,树冠几乎要扫到三楼的晾衣架。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
老人身后的养老院走廊里,护士们正抱着毛毯来回奔走,窗户玻璃被风吹得嗡嗡作响。
“默子,你那边还好吗?”
母亲的声音带着杂音,“新闻说汉口江滩的亲水平台已经淹了,你们千万别靠近河边——”画面突然卡住,陈默盯着屏幕上静止的母亲,直到显示“网络连接中断”。
他起身拉开窗帘,远处的天际线被乌云压得极低,闪电在云层里撕开银色的裂痕。
楼下传来金属碰撞的巨响,不知谁家的太阳能热水器被风吹落,砸在停在路边的面包车上。
“爸爸,水漫上来了!”
小雨的惊呼声让陈默猛地转身。
飘窗下方的墙角处,一道水痕正缓慢向上蔓延,踢脚线位置的墙皮已经鼓起气泡。
他冲过去抱起女儿,鞋尖刚碰到地板就感受到刺骨的凉意——地下水正透过防滑砖的缝隙渗透进来,像无数细小的蛇在游走。
应急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客厅,陈默迅速清点墙角的物资:五箱矿泉水、半袋大米、两罐压缩饼干,还有去年台风时剩下的三个应急灯。
退伍时带回来的急救包挂在玄关显眼处,里面的止血带和碘伏都在有效期内。
他忽然想起车棚里的电动车,电池是否充满电关系到能否及时转移。
当第一滴雨水从天花板滴落时,陈默已经把女儿的书包塞满换洗衣物和绘本。
小雨抱着团团坐在床上,看父亲用胶带封住窗户缝隙。
楼下传来嘈杂的人声,夹杂着汽车喇叭的鸣笛。
不知谁家的孩子开始哭闹,声音在潮湿的空气里显得格外刺耳。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社区群里的消息正在刷屏:“全体居民注意!
长江水位已达28.7米,超警戒水位1.2米!
请低洼区域住户立即向地势较高的三中避难所转移!”
发送人是居委会张主任,消息后面跟着一串紧急联系电话。
陈默刚把号码存进手机,窗外就传来救护车的鸣笛,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在雨声中。
他蹲下来帮女儿穿好防滑鞋,指尖触到孩子冰凉的脚踝。
去年买的雨靴已经小了一码,鞋尖处露出半截粉色的袜子。
“小雨别怕,爸爸在呢。”
陈默替女儿拉上雨衣拉链,忽然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