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童年的老宅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乔木荔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开水在炉子上不停地翻滚。我和六岁的妹妹在房间里看电视。四岁的弟弟贪吃,想吃锅里母亲做好的蛋饺子,一整锅开水从他腰部烫下。我听到尖叫声,从房间跑出来,看着他腿上的皮脱落。他一边哭,一边用手撕扯掉下来的皮。这是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恐惧之一,这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母亲去菜地摘菜回来的路上,离家不远,我哭着去找她。她抱起弟弟,发疯似的朝医院跑去。我跟在后面,看到路的另一头,父亲边跑边用手指着我说回家要打死我。我吓得躲到了大伯家,坚决不肯回去。也许我真的挨了父亲一顿打,因为作为大姐,即便我还是个孩子,没有照顾好弟弟妹妹就是我的错。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弟弟终于康复,大腿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疤痕,以及屁股上的坑,打针打出了一个坑。他小时候命运多舛...
我和六岁的妹妹在房间里看电视。
四岁的弟弟贪吃,想吃锅里母亲做好的蛋饺子,一整锅开水从他腰部烫下。
我听到尖叫声,从房间跑出来,看着他腿上的皮脱落。
他一边哭,一边用手撕扯掉下来的皮。
这是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恐惧之一,这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母亲去菜地摘菜回来的路上,离家不远,我哭着去找她。
她抱起弟弟,发疯似的朝医院跑去。
我跟在后面,看到路的另一头,父亲边跑边用手指着我说回家要打死我。
我吓得躲到了大伯家,坚决不肯回去。
也许我真的挨了父亲一顿打,因为作为大姐,即便我还是个孩子,没有照顾好弟弟妹妹就是我的错。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弟弟终于康复,大腿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疤痕,以及屁股上的坑,打针打出了一个坑。
他小时候命运多舛,但并未因此磨炼出坚韧的性格,因为苦难都在小时候承受了。
第三件事我至今未曾向任何人提起。
直到多年后,我二十几岁时,我才意识到那件事意味着什么。
大约八九岁时,我被邻居的老头猥亵。
那是辈分上应称呼为公公的人,也就是我父亲要称呼为爷爷的人。
多年后,当我长大成人,他猥亵了村里另一个女童,事情败露。
不久后,他去世了。
他趁父母不在家时来到我家,威逼利诱我触摸他的生殖器。
我拒绝了,大哭,他威胁我不能告诉父母,随后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种龌龊的事情并非现代社会特有,在落后的农村更是屡见不鲜,更令人震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即便我有一个在他人眼中不好惹的父亲,我还是在童年时遭遇了不好的事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性教育的缺失导致我在上大学时仍认为男女接吻就会怀孕,慌张地跑到药店购买紧急避孕药服用。
现在我也有了女儿,我教育她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警惕身边的任何男性,包括自己的父亲。
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能让任何人接触。
并且告诉她,如果有人有以上行为,一定要告诉我,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只有告诉我,我才能保护好她。
我怀疑身边每一个热情接触我们的异性。
老宅留给我的回忆充满了苦难和
板,门槛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中间凹下去一大块。
按道理过门槛也不用脚踩,怎么就磨损的那么严重,至今想不明白。
木门合拢后即便锁起来,如果往里推门,门和门槛之间就会出现个三角形的洞,小时候父母不在家,放学回家没钥匙,就会用这个方法钻洞进去。
堂屋左边是火塘,正中间的墙上供着已故祖父的牌位,孤零零的几排字提醒后人祭奠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
神龛下摆着一张黢里抹黑的四方桌,右边挨着门的位置放着一张碗柜,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内堂左边是我们和奶奶住的房间,右边是父母的房间,父母房间的隔壁是一个小黑屋,祖父在那个小黑屋过世,那个屋子终年不见阳光,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地方。
小时候的半夜,起来尿尿的时候,我在那个屋子的角落里见过阿飘。
也有可能是恐惧导致的幻象。
我们住的房间是两间房的大通间,原来并不是通间。
听我妈说,我们更小的时候,二叔一家住在那个房间,因为计划生育,他们拿不出罚款,计生办的人把隔墙板和其中一面外墙板抽走了,窗户楞也给卸下来了。
留给我们一个没有窗户,一面外墙空了两块墙板的房间。
后来我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几块板子,修修补补才勉强能住人。
但是那个窗户楞,一直到我们搬新家都没修好。
拿了两张透明塑料膜背上了。
一到刮风的天气,整夜塑料膜的交响曲,连带着老房子独有的异响,好不刺激。
房间里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老式木床,蚊帐灰头土脸的挂在床架上,床的对面是一张桌子。
房间的另一边,两张存放谷物的大箱子和床并排放着,除了这三样东西,房间里再也没有别的,真正的家徒四壁。
奶奶来我们家住的时候,我就一个人睡在这个临时铺的的大箱子上。
睡梦中还曾滚下来过,摔的懵懵的。
现在想来,和女儿一般大的年纪,独自睡在一个四处漏风,开放式窗户,晚上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
蛇虫鼠蚁,歹人恶徒,哪一个都会要了我的小命。
想一想,小时候还挺难杀。
但我似乎从来没有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大概也是因为周围的人,周围的一切都差不多吧。
甚至还因为出生在
是一等奖该多好,20年前的五百万,简直是天文数字。
当然,现在也是。
我对老宅的记忆只能从六岁以后开始。
所以我断定,人类成年后,最初产生记忆的年龄最早不会低于四岁,不像现代社会,有多媒体可以记录。
即便是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我,也没能拥有幼儿时期的相片。
对过去的一切都只能模糊的存在于脑海中。
对记忆过去这件事情,我有着异于常人的执念。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试图追溯一些事情的本源。
我深知,人类短暂的生命终将走到尽头,一旦逝去,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痕迹都将消失无踪。
或许,我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极力地去证明。
我从六岁开始的记忆复苏,大概是因为我成为了一名学前班的学生。
我的认知开始觉醒,生活中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还有其他的事情。
我努力地在记忆深处挖掘最原始的记忆,但似乎所有记忆都围绕着我上学前班的那段时光。
甚至忘记了我还有弟弟妹妹的存在,所有的关注点都在我自己身上。
那一年,我家添置了一台彩色电视,破旧的家中终于有了一件值钱的物品。
我的父亲每天躺在床上观看足球赛事。
第二年,《新白娘子传奇》在大陆首映,万人空巷,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台彩色电视前围满了前来观看的人群。
而我家的电视,永远在播放足球比赛。
在老宅里,发生过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聚众斗殴,具体原因已无从记起,不知是我父亲欺负了别人,还是别人欺负了他,总之,乌泱泱的一堂屋的人打了起来。
我的母亲或姨妈将我们锁在了房间里。
我在房间里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吓得嚎啕大哭,恐惧感无限放大。
不记得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隐约记得父亲受了伤。
后来,在堂屋角落的米糠里,我摸到了一把不属于我们家的菜刀。
母亲拿着那把不属于我们的菜刀,手不停地颤抖。
我很庆幸,那次事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们无法承受的后果。
幸运的是,家里本就一贫如洗,没有任何损失。
从那以后,父亲变得稳重了许多,很少再与人发生争斗。
第二件事是弟弟被烫伤。
快过年时,母亲烧了一锅开水准备杀鸡,那时家里用的是煤炉,
童年的老宅,那是一段苦难而又遥远的记忆。
每当回忆起那座充满故事的老房子,心中总是涌起一股恐惧。
它坐落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仿佛是黑暗童话世界中的一角。
很多次做梦,都能梦到童年长大的老宅,以及老宅对面的群楼。
那是几栋连在一起的木质结构的两进宅院,是一户赵姓家族的家族群共同居住的地方。
童年时光,都是在那里和小伙伴们嬉戏耍闹。
按理说应该是一块乐土,可是在梦里,它永远都是阴森森的感觉。
搬了新家后,也很少再有机会穿过那条长长的弄堂,回老宅去。
在梦里倒是走过几次,每次都是害怕的加快脚步,只想快点走出去。
现在再回过头看老宅的建筑群结构,那都是恐怖电影的绝佳拍摄场所。
挨家挨户都是木质结构的单层房屋,为数不多的大户人家才能拥有土砖和木质结合的两层洋楼。
熏的黢黑的木质墙体,黢黑的屋顶,像深不见底的深渊,原始的土质地面,不经常走路的地方,长满了泛着绿光的青苔。
干燥的时候,地面尚且发白,一到阴雨潮湿天气,地面也是难看的灰褐色。
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贫穷难挡,屋子里空空荡荡,没有几件值钱的家伙什。
即使有几件像样的东西,也都是熏的黢黑的存在。
印象当中,一切都是黑的,被黑暗吞噬的一切。
我童年长大的老宅,现在已经化为一片尘土,渺无影踪,只留存在我记忆的最深处。
那是一栋大概四五十年代,或者更久远以前修建的木质结构的连楼。
为什么叫连楼,就是每家每户的堂屋都共用墙壁,一户连着一户,从街头到街尾。
堂屋后面就是各自的内堂,内堂都有天井,房间回字形结构排列。
我家例外,因为穷,正对堂屋的地方没有修房子,意外多了个院子出来。
小时候就是在那个院子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种植,种了一片乡土植物,紫茉莉。
我爸还种了一棵葡萄藤和一棵桃树。
不知道是阳光不够还是土壤不好,我妈从来没有在院子里种过菜。
唯一在一片倒塌的废墟上种过好几年魔芋,阴森森的一种植物。
因为房间不够,堂屋便成了我家的厨房,堂屋的大门是两块黢黑的木
婶婶发生过争吵。
她的三个儿媳是我们村里敬老爱老的典范。
她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
遗憾的是,孙子辈的孩子们即将长大成人,她却没能看到我们中的任何一个成家立业就离世了。
这让我父亲在我这个年纪就成了孤儿。
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吃苦耐劳的能力远超我们。
然而,吃苦耐劳本身并不是值得歌颂的事情。
我们这代人,普通家庭的孩子除了吃苦耐劳似乎别无选择。
我们的眼界和格局大多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在摸爬滚打中逐渐积累的。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局限,也是后代的局限。
寒门再难出贵子,学习也不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或许能让我们超越一小部分人。
时代塑造了我们中的佼佼者,而我们这些普通人,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养家糊口变得相对容易。
记得小时候,我曾拿着盆子挨家挨户借米,这看似不可思议,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如今,社会发展,物质丰富,产能稳定,只要勤劳,人人都能解决温饱问题。
小时候,我并未意识到贫穷带来的苦难,用统一的格式来说,那都是快乐的童年。
不像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能感知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
尽管家里一直贫穷,父母从未亏待我们,与大多数人相比,我们的生活还算不错。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趴在爸妈房间的窗台上,等待着爸爸扛着一箱饼干出现在路口。
每次发给我们的饼干都符合当时的计划经济。
我总是找各种理由赖在父母房间睡觉,晚上等他们睡着后,偷偷地拿柜子上的饼干,躺在床上轻轻品尝,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现在回想起来,那饼干并不美味,除了害怕父母发现,没有留下任何美好的味道,也许当时觉得非常美味。
也想不明白为何一定要半夜偷吃,白天不行吗?
1994年,湖南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那时我们还住在老房子里。
洪水几乎涨到了我们家窗户下面。
老宅位于村里的半山坡上,下面半个村子都被淹没了,爷爷住的小黑屋也在那一年彻底倒塌。
老宅在暴风骤雨中摇摇欲坠。
我们三兄妹趴在爸妈房间的窗台上,看着眼前的一片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