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小说 其他类型 糙汉将军强娶我,粗人不懂风情?沈砚秋热门结局+番外
糙汉将军强娶我,粗人不懂风情?沈砚秋热门结局+番外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砚秋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糙汉将军强娶我,粗人不懂风情?沈砚秋热门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爱吃藤藤菜的蜗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呼吸灼热,喷在我脖颈上:“别碰...老子要失控了...我不怕。”我反手握住他颤抖的手,触到他后颈的玉佩形疤痕,“让我看看。”他忽然低吼一声,像受伤的困兽,猛地推开我转身。铠甲撞上案几,木桃糕点撒了满地。我看见他后背绷紧的肌肉线条,听见他从齿间挤出的闷哼:“滚...去隔壁帐...我偏不!”我抓起案几上的艾草膏,扑过去扒他铠甲,“你以为我看不出?这些日子你根本没碰我,每次子时都躲在帐外挨疼——”铠甲“哐当”落地,他转身时我终于看清他眼底的红血丝,瞳孔因剧痛缩成针尖大小。我忽然想起昨夜士兵的话:“将军疼起来能咬死头牛。”而此刻他攥着我的手腕,却像攥着片羽毛,生怕捏碎。“林晚棠...你他妈是老子的劫...”他忽然低头咬住我唇,用力到几乎要将...

章节试读

呼吸灼热,喷在我脖颈上:“别碰...老子要失控了...我不怕。”

我反手握住他颤抖的手,触到他后颈的玉佩形疤痕,“让我看看。”

他忽然低吼一声,像受伤的困兽,猛地推开我转身。

铠甲撞上案几,木桃糕点撒了满地。

我看见他后背绷紧的肌肉线条,听见他从齿间挤出的闷哼:“滚...去隔壁帐...我偏不!”

我抓起案几上的艾草膏,扑过去扒他铠甲,“你以为我看不出?

这些日子你根本没碰我,每次子时都躲在帐外挨疼——”铠甲“哐当”落地,他转身时我终于看清他眼底的红血丝,瞳孔因剧痛缩成针尖大小。

我忽然想起昨夜士兵的话:“将军疼起来能咬死头牛。”

而此刻他攥着我的手腕,却像攥着片羽毛,生怕捏碎。

“林晚棠...你他妈是老子的劫...”他忽然低头咬住我唇,用力到几乎要将我揉进骨血。

这次的吻不再有昨夜的酒气,只有浓重的艾草味——他嚼了艾草来压制疼痛。

我被他抵在帐柱上,感受他颤抖的指尖扯开我衣带。

可就在外衫滑落的瞬间,他忽然闷哼一声,松开我踉跄着后退,撞上装着野蔷薇的竹筒。

刺尖扎进他腰腹,血珠立刻渗出来,染湿了中衣。

“傻子!”

我扑过去按住他伤口,“为什么要忍?”

“怕吓着你...”他低头看我,喉结滚动,“怕你像其他人一样,看见老子发疯就跑...”我忽然想起初遇时他拎着山匪脑袋的模样,想起他刻在酒壶上的歪扭字迹。

这个被称为“杀人狂魔”的将军,原来最怕的,是被人看见脆弱。

“我不跑。”

我解开他中衣,“你看,我有这个。”

从颈间摘下贴身的玉佩,半块羊脂白玉映着月光。

沈砚秋瞳孔骤缩,指尖颤抖着抚过玉佩:“当年...丞相府失火,小姐从二楼摔下来,老子用背接住你,玉佩碎成两半...原来你就是那个总在角门给我递糖糕的暗卫,我们还……”我哽咽着笑,眼泪砸在他伤口上,“父亲说你战死了,原来你...”他忽然抱住我,像抱住失而复得的珍宝,下巴蹭过我发顶:“老子喜欢你在角门念书的声音,像小鸟儿唱歌...后来你订了亲,老子就去了边疆,
当杀人如麻的糙汉将军,遇上出口成诗的丞相小姐——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将军:这雎鸠是不是咱营里那只会啄人的野鸡?

士兵甲:(八卦)听说将军昨晚在帐里喊疼?

士兵乙:(嘘声)笨蛋!

将军是在喊棠。

1.秦岭山道,暮春黄昏。

“林大人倒是好兴致,”山匪头子咧嘴一笑,露出黄牙,“带着全家去蜀地享清福?

不如把小姐留下给咱做压寨夫人——你做梦!”

母亲猛地抬头,翡翠发簪坠在青石板上,碎成两半,“我女儿乃金枝玉叶,岂能嫁与你这等粗鄙——”我攥着袖口的玉簪,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山匪头子的刀刃在父亲咽喉上压出一道血痕。

兄长将母亲按在怀里,指节因用力泛白。

可我们谁都不敢动——刀刃离父亲的颈动脉,不过半寸。

“娘!”

我出声喝止,广袖下的玉簪转了个方向,尖端抵住脖颈。

山间暮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发颤,却努力扬起下巴:“你若敢动我家人一根手指,我即刻血溅山石,叫你连具完整的尸体都得不到。”

山匪头子一愣,继而大笑,唾沫星子溅在我裙角:“有意思!

比之前抢的那些哭哭啼啼的娘们带劲多了——”他伸手抓向我手腕,指尖即将触到肌肤时,山道尽头忽然传来铁蹄声。

“砰——”一支利箭擦着他耳际钉入树干,尾羽震颤着发出嗡鸣。

我循声望去,只见数十骑黑甲军踏碎暮色而来。

最前头的男人披着猩红披风,手里竟拎着半块啃剩的牛肉。

他在马上咧嘴一笑,犬齿在余晖中泛着冷光:“哪个龟孙子在欺负美人?”

山匪头子的脸色瞬间惨白:“你是哪路——沈砚秋。”

男人抛了牛肉,单手拔刀。

刀身映出我苍白的脸,眉梢还沾着方才躲避时蹭到的草屑。

这个名字我听过,是三年前被朝廷通缉的“叛将”,传说他屠城时铠甲上的血能浸透三尺厚的城墙。

“沈将军!”

父亲突然跪地,白发扫过沾满露水的野草,“求你护我全家周全,日后定当重重——护人?”

沈砚秋翻身下马,靴子碾碎一块碎石,“老子的兵每天要吃十车粟米,林大人拿什么抵?”

山匪头子突然挥刀砍向我!

我本能
是这花。”

我险些笑出声,忙用袖口掩住:“原来将军对烟花之地如此熟悉。”

“你——”他瞪眼,忽然扯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块歪歪扭扭的糕点,“诺,甜的!

老子让厨子学你们文官的手艺,叫什么‘花糕’?”

我看着那团不成形的面糊,上面还沾着炭灰:“这是...枣泥糕?”

“管他呢!”

他抓起一块塞给我,“吃!”

我接过糕点,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老茧。

这双手昨天还拎着山匪的脑袋,此刻却笨拙地递来一块烤焦的点心。

咬下一口,里面混着焦糊味和没化开的糖粒,我却忽然喉咙发紧——上一次有人给我带点心,还是兄长从书院回来时,带的桂花糖。

“难吃?”

沈砚秋忽然皱眉,夺过我手里的糕点塞进自己嘴里,腮帮鼓得像仓鼠,“老子觉得挺甜...将军若是喜欢,日后我可以教厨子做。”

我低头搅着小米粥,“不过...下次不必采花了,我更喜欢清静。”

“清静?”

他忽然起身,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倒在案几上——是堆长短不一的木炭,“那你教老子认字!

省得你整天对着帐子念诗,跟念经似的。”

我愣住。

木炭堆里混着几片碎纸,正是昨夜我看见的鬼画符。

现在仔细一看上面竟然是写着“月棠”的纸片。

其中一张被反复揉皱,上面的“棠”字少了个“木”字旁。

旁边用刀刻了无数遍,刻歪了就磨掉重刻,纸角泛着毛边。

“这些是...?”

我指尖抚过那些歪扭的字迹。

“别碰!”

他突然伸手按住纸团,耳尖红得要滴血,“老子...老子就是觉得你名字好看...怎么了?”

我抬头看他,晨光从帐角漏进来,给他粗粝的轮廓镀了层柔光。

这个被称为“杀人狂魔”的将军,此刻像个偷拿了塾师笔墨的孩童,眼里藏着不安与期待。

6.“将军想学什么?”

我拿起一块木炭,在他的战报背面写下“静女其姝”四个字,“《诗经·邶风》,讲女子赠男子彤管。”

他凑近了看,呼吸喷在我耳垂上:“‘静女其姝’...这‘姝’字怎么这么多笔画?

老子刻刀疤都没这么麻烦!”

“将军刻刀疤?”

我转身看他,目光落在他肩头的旧伤上,“是...为了记事?”

“老子没
拽进怀里。

烛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帐上,他的下巴蹭过我发顶,声音低得像夜风:“林晚棠,老子...喜欢你,你喜欢我不。”

我屏住呼吸,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这是他第一次直白地说“喜欢”,没有粗话,没有威胁,像个笨拙的少年。

“给我点时间,我...努力去学习喜欢将军。”

我攥紧他的中衣,布料上还沾着艾草香,“但你要学会好好说话,不许再动不动就‘打断腿’。”

他忽然大笑,震得我耳膜发疼:“行!

老子以后说话像你们文官——”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拖长调子,“小姐,今晚的月色...真他娘的美!”

我被他逗得直笑,抬头时却看见他眼底的温柔。

11.帐外传来更夫敲梆子:“亥时一刻!”

沈砚秋忽然起身,甲胄相撞发出清脆的响:“老子要去巡营了。”

“等等!”

我叫住他,从头上拔下一支玉簪,插进他发间,“这样...好看些。”

他摸了摸发间的玉簪,忽然咧嘴一笑,犬齿在烛光下泛着光:“老子明日就去抢个金步摇给你!”

“傻子,”我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轻声说,“乱世之下,也只有你是我的靠山了。”

夜风卷着帐角,送来远处士兵的笑闹:“快看!

将军头上插着玉簪巡营呢!”

“嘘!

那是心上人送的,你懂个屁!”

子时的月光像浸了冰的水,透过帐帘缝隙落在羊皮纸上。

沈砚秋的指尖蹭过我写的“投我以木桃”,墨迹未干,在他粗糙的掌纹里晕开小片阴影:“这‘桃’字怎么总写歪?”

“因为将军握刀的手,不惯拿笔。”

我递给他一块新木炭,触到他掌心的薄茧——比昨日又多了道新伤,该是今早练刀时磨的。

他忽然将我拽进怀里,下巴抵着我发顶:“老子握刀能杀人,握笔能写你名字,够了。”

木炭在纸上划出歪斜的“棠”,最后一竖拖得老长,像他看我时总也收不回的目光。

帐外更夫敲了梆子:“子时一刻!”

沈砚秋忽然绷紧身体,怀里的铠甲硌得我生疼。

我抬头看他,发现他鬓角渗着冷汗,牙关咬得死紧,抵着我发顶的下巴在发抖。

“你的头...又痛了?”

我伸手去摸他额头,却被他攥住手腕按在羊皮纸上,木炭在我袖口划出墨痕。


兵时的慌乱,想起他刻字时磨破的指尖。

这个粗人,是不是喜欢我啊?

“将军可曾听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我从怀里掏出块桂花糖,放进他掌心,“这是回礼。”

他盯着掌心的糖,像看见什么稀罕物,忽然咧嘴一笑,犬齿在阳光下泛着光:“老子不爱吃甜的——”话未说完,却将糖塞进嘴里,腮帮鼓得像小兽,“不过...你给的,老子吃。”

我别过脸,感觉脸颊发烫。

远处传来号角声,他抹了把嘴,忽然凑近我耳边:“晚上教老子念诗?”

“好。”

我轻声应道,看见他耳尖又红了。

夕阳染红帐顶时,我在案几上摆好木炭和羊皮纸。

沈砚秋进来时,怀里竟抱着捆野草——是几株蔫巴巴的芍药,根部还沾着泥土。

“路上看见的,”他将花塞进我怀里,转身要走,“比野蔷薇顺眼多了。”

我望着他仓促离去的背影,忽然笑出声。

帐外传来他的喝令:“都给老子轻点声!

惊着小姐老子剁了你们!”

士兵们的嬉闹声骤然消失,只剩晚风卷着军旗猎猎作响。

我摸着芍药的花瓣,忽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9.戌时三刻,军营的炊烟混着血腥味飘进帐中。

我对着铜盆里的清水梳头,发梢沾了片野蔷薇的花瓣——今早沈砚秋让人换了新的花束。

这次是不带刺的芍药,却被他插得东倒西歪,像极了他写“棠”字时的笔法。

“小姐,将军让咱送晚饭。”

士兵掀开帐帘,端来的却不是烤鹿肉,而是碗莲子百合粥,“将军说您总盯着花叹气,许是想以前的生活了...”我握着汤勺的手顿了顿。

自那日他送我芍药后,我们之间多了些微妙的沉默。

他不再像初遇时那样粗声粗气地命令我“脱衣服”,却总在路过帐前时故意弄响甲胄,像个等着糖吃的孩童。

粥还冒着热气,莲子炖得软烂,显然花了心思。

我忽然想起深宅里的膳房,母亲总说“女子宜食清补”。

却不知这碗粥,是他顶着士兵的嘲笑,亲自盯着厨子熬的。

“谁让你吃独食?”

沈砚秋的声音突然从帐顶传来。

我抬头看见他扒着帐角往下看,脸上沾着草屑,像个偷腥的猫。

“将军何时学会爬帐了?”

我忍笑放下汤